有种低血压是吃饭造成的

2016-07-23 11:46 来源:网友分享

如果吃完饭常常出现头晕、胸闷、眼前发黑、出冷汗等情况,就是吃饭导致的低血压。

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六区张晓艳提醒,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两小时内血压下降水平>20mmHg,或下降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了头晕等症状,在老人中较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比较好的预防方法是餐前喝一杯水。饮水可迅速增加血容量,缓解血压下降速度,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从临床上看,由于进餐量大比进餐量小血压下降明显,特别是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血压下降明显,而高脂饮食后血压基本不变。所以提倡少食多餐,每次进食七八分饱即可。不应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米、面等),应同时摄入适当蛋白质和脂肪性食物。

有餐后低血压症状的患者,应餐后平卧0.5~2小时,可保证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待症状消失或血压恢复常态后慢慢坐起,无头晕眼花等不适后方可起身站立行走,避免因不慎摔倒导致骨折和外伤。对可能影响餐后低血压的药物要进行调整。老年人常常患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有的药物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加重自主神经功能不全;有些药物有扩血管及降压作用,加重血压降低;有些药物可能导致乏力,加重临床症状。

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建议,对于刚开始服药、血压还不稳定的老年患者,一般建议至少密切监测血压两周,每天两次,一早一晚。对于压差较大的老人,在刚开始调整药物阶段,最好饭后(特别是午饭后)也监测血压,这时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有的老人长期存在低压降到过低,但没有什么不适,于是就不告诉医生,也不调整药物。这是很不可取的。低压是会影响心脏血液灌注的,长期低血压会导致回流心脏的血液“动力不足”,而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低血压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改变体位应缓慢,睡觉头部垫高。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也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8 kPa)即为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20-40岁女性人群尤为多发 常见症状:头晕乏力、消化不良、心脑供血不足、疲乏 、内分泌功能减退、 慢性头痛、 心前区隐痛 、下肢血压偏低、 腰膝酸软[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治疗

饮食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