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有五宗罪?太偏激啦

2016-08-19 09:45 来源:网友分享

微信圈看到一篇转发量很高的文章——《可怕的心脏支架》,文章列举了心脏支架“五宗罪”,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汪芳感慨,读完意识到大家对支架的误解很严重。

疑问一:淘汰的技术?

文章说,支架手术在国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淘汰了,中国人拿别人剩下的叫高科技。

事实上,确切资料记录1986年人类第一例心脏支架手术才获得成功,“七八十年代就淘汰”显然是错的。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越早 开通血管治疗效果越好,而支架是开通血管最直接的方法,且全球还在不断研发新型支架,而我国的心血管大夫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少数技 术甚至引领了国际发展方向。

疑问二:定时炸弹?

文章说,手术后,就意味着在身体里埋藏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且突然发作三分钟内就会死亡。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第三代支架,即药物支架,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支架上附有防止手术部位内皮过度增生、钙化的药物,因此手术部位发生再次堵塞的概率不到1%。此外医学界正全力研发可降解药物支架和药物球囊,副作用将进一步缩小。

疑问三:支架和药,二死一?

文章说,手术后终生要吃阿司匹林,美国卫生署公布这种药物最容易致癌,你不死在支架上就得死在药上。

在我看来,冠心病患者需终身服药。常用药有多种,功效也不尽相同。而且很多药即使不做支架也要考虑长期服用。至于阿司匹林致癌,国际上不但没定论,甚至还有预防肠道肿瘤的研究不断公布。所谓的“美国卫生署”应该是作者不具备医学常识而闹的“笑话”。

疑问四:钳子+人造血管?

文章说,现在国外的治疗方法是在动脉外用一个钳子将血管里的浮渣挤压出来,要不就做人造血管直接替换掉犯罪血管。

血管里的动脉斑块是由位于动脉血管内膜下的脂质核及表面的纤维帽组成,绝不可能用钳子挤压出来!动脉抽吸的方法倒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尚未证实可以单打独斗或更好。人造血管也有点夸张,因为目前的技术还难以企及。即便是心脏搭桥手术,用的也都是患者自身的血管,且必须通过开胸手术才能完成。由于心脏搭桥手 术复杂需要专业度极高的团队配合完成,对县一级医院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支架手术相对简便,对命悬一线的病人无疑是最佳选择。

疑问五:利益驱动?

文章说,医生之所以要将病人的血管变成“钢铁长城”,是因为保利的趋势,医生为了赚钱丧心病狂。有些医生给病人体内放十几个支架。

实际上,我国每年心梗患者多达150万,而支架年生产总数才刚突破50万。这一数据比任何反驳都有力量。医生治病救人挣钱不假,这也是工作,但说“利益驱动”有些过头了,这会让如履薄冰的医患关系更窘迫。有质疑很正常但也要理性看待。支架存留存体内容易让患者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但绝不该就此将支架妖魔化。也许目前个别医疗机构的治疗行为的确存 在不透明的情况,但请相信绝大部分的医院和医生都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会拿患者的身家性命儿戏。一项技术的推动与发展,饱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只有 传播客观真实的信息,才能让支架真正“支起”患者的生命和公众的信任。

权威专家:我国不存在心脏支架普遍滥用现象

“以(心脏支架)个数评价(有没有问题)并不科学。从整个行业来说,心脏支架并没有滥用的普遍现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公开回应“心脏支架滥用说”时这样表示。

国家卫计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近来逐年增加。作为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的冠心病介入诊疗全年超过45万例,使用支架约68万个。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从2009年的17.5万例增长到2013年的45.4505万例。2009年至2011年3年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平均每例次置入支架1.59枚,2013年为1.51枚。

霍勇指出,按卫计委的统计数据算,平均一例手术使用支架约1.5个,这个数据与国外大部分国家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据统计,美国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平均每个患者使用支架数为1.4个。“整个国家并没有看到滥用现象。但不排除个别病例有问题是存在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关系。”霍勇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也表示,卫计委对每一个心脏支架置入都在上报系统中进行监管、质控。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专家访谈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