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2 11: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体能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训练最早运用于医学康复领域,目前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用于运动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最入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十分简单,普通市民在家也能完成,如单腿站立,保证支撑脚全脚掌着地。
为什么中国运动员退役普遍比外国运动员早?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王人卫分析,这与中国竞技体育训练中不太重视核心稳定性训练有一定的关系,“核心稳定性能力不足可能是运动创伤的重要因素。”
核心力量训练
人体的“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就是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共33对加1块膈肌,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很多,通过故意“制造”不平衡,让身体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提高力量,从而改善神经对肌肉的动员和控制能力,提升运动体能,防治运动损伤。
当丹麦名将彼得・盖德以35岁高龄出征伦敦奥运,他的老对手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已更迭几代人。
46岁的瑞典乒乓球名将佩尔森,43岁的比利时选手塞弗,还有同样43岁的克罗地亚选手普里莫拉茨,也是中国人的老朋友,1988年他们第一次站上奥运乒乓赛场的时候,中国乒乓球新领军张继科才刚出生。
伦敦奥运赛场上不乏高龄选手,事实上30岁左右正是出成绩的黄金年龄,经验、技术、意识都比较成熟,比赛时会游刃有余。但中国运动员到了这个年龄往往因为种种伤病提前退役,像是35岁的王治郅、36岁的张秀云这样的老将实在少之又少。
为什么中国运动员退役普遍比外国运动员早?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王人卫分析,这与中国竞技体育训练中不太重视核心稳定性训练有一定的关系。
“核心稳定性能力不足可能是运动创伤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也是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方法,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自然得到延长。”王人卫说。
人体的核心力量
所谓“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就是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当人体在两臂下垂的对称站立姿 势中身体重心位于第1至第5腰骶椎的某一水平面上,大约在髋关节额状轴上方4-5厘米处,接近人体正中央的矢状面的骶骨与耻骨之间。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将位于人体的“核心”这一区域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它所包含的肌群有5对腹肌群、9对背肌群、1块横膈肌、8对盆带肌及下肢的11对大腿肌。核心肌群共33对加1块膈肌,这些肌群分别从人体的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三个维度不同层面将腰椎、髋关节和骨盆进行包裹。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而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
王人卫指出,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所以,凡是姿态优美挺拔、身体控制力和平衡力强的人,核心肌肉群肯定有很好的核心稳定力。
人体进行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群(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收缩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的条件,是所有运动项目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所以,尽管骨盆、髓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是,它们的‘稳定性收缩’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整体上提高运动效率。”王人卫表示,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能主动发力,是人体重要的“发力源”。
其实,核心稳定力量不佳对于所有运动项目均是危险的因素。王人卫举例称,在滑冰运动中,同样从高处坡道滑下,有经验的滑冰者在跳下和滑行过程中垂直撞击力的峰值因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减低,但对于缺乏经验的滑冰初学者,其姿态的调整更多地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而没有降低着地时的撞击力。
“这意味着保持适度的平衡能力成为防治运动损伤出现的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核心稳定力量在起作用, 核心稳定力量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王人卫说。
传递上下肢力量
人体的“核心”既是位于腰部附近,那么打网球、羽毛球等手部运动时,核心力量岂非“鞭长莫及”?人体的“核心”如何能调动全身的力量?
1992年生物力学家panjabi提出的维持腰椎稳定的“三亚系模型”理论很好地解析了核心稳定性力量对于人体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亚系模型”包括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被动亚系特指关节和韧带,主要由锥体、椎骨关节突和关节囊和脊柱韧带等组成,在脊柱活动中起着支撑作用。主动亚系特指参与脊柱稳定的核心肌群和肌腱,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它通过大肌群和小肌群间协调活动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神经控制亚系特指神经肌肉运动控制系统,它接受来自主动亚系和被动亚系的反馈信息,判断用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特异性需要,然后控制主动亚系的有关肌肉实现稳定性的维持。“脊柱就是通过3个亚系之间相互协调作用实现稳定性。”王人卫说。
此外,脊椎的整个关节活动度可以区分为中立带与弹性带,中立区赋以被动支持系统组织的压力最小,而弹性带则容易增加韧带拉力或骨骼的磨损。
据王人卫介绍,“本身人的平衡能力也就是中立带很小,而随着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中立带变大的同时弹性带自然会缩小,也意味着一个人的运动范围变大了,一旦其失去平衡,如摔倒时,便能更有效地收缩核心肌群来对抗外力对身体带来的冲击,从而将损伤降到最低。”
核心力量虽不是直接的发力源,但可以通过近端固定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
王人卫解释称,核心力量的主要作用是加强核心部位的稳定性、调整稳定程度和控制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转换,为力量的产生创建支点,并建立力量的传递通道。即稳定核心部位、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
举例说,高尔夫挥杆动作中的 “鞭打”,就是需要核心稳定力量的参与,它可以将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上肢,集结全身的力量于“鞭打”的动作。
在运动中核心部位的稳定与运动始终处于频繁、快速交替之中,肌肉要在静力性收缩的状态下进行抗阻收缩即支撑收缩。其实,核心力量对运动技术还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专项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协调水平和对高速运动中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如在高尔夫挥杆中,核心部位的扭转直接决定了挥杆过程中身体的平衡和重心,同时控制身体转动的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是主要取决于核心稳定力量的改善。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促使器械或人体产生运动。因此,长期以来,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躯干(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