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6:39 来源:网友分享
虽然家长对于肠套叠比较难判断,但是也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症状,初步怀疑宝宝得了肠套叠,及时就医,因为肠套叠的黄金诊治期是在48小时内。
1、阵发性哭闹:宝宝哭闹得很厉害,而且间隔10-30分钟就哭一次,表现得很痛苦。
2、腹痛:虽然小宝宝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肚子痛,但是可以通过他的肢体动作,类似于:缩住双腿,或手抓腹部位置,还有表情:脸色发白,额头出冷汗,来怀疑他是否肚子痛。
3、呕吐:往往在喝奶后出现呕吐。(要和一般的吐奶区别)
4、腹部有包块:在宝宝右边的腹部可以摸到包块,如果家长自己摸不到,可以去医院,请医生判断。
5、便血:在肠套叠发生的8~12个小时后,宝宝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大便多是暗红色的,像果酱一样,这种情况说明肠管的黏膜已经处于坏死的边缘了,已经较为严重了。
6、便秘:要和一般的便秘区分,如果有以上症状、又有便秘,就要怀疑肠套叠了。
肠套叠的原因至今仍不明了,成人肠套叠可以找到器质性病变者约占80~90%,大多数为肿瘤所致。而小儿能发现器质性病变者不到8%;其中美克耳憩室占首位,依次为息肉、血管瘤、腹型紫癜、胰腺细胞异位、淋巴瘤、肠囊肿、阑尾内翻等。无器质病变者的发病原因众说纷纭,至今尚无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病例,有些可能只是诱因。
(一)饮食改变和食物刺激 婴儿时期肠道未能立即适应新添加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促使某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腔之中。婴儿肠套叠多发生在4~10个月龄之间,恰为乳儿添加食物之际,故两者可能有因果关系。
(二)局部解剖因素 大量文献证实婴幼儿肠套叠发生在回盲部者约占95%左右,就不能不考虑此病的发生与回盲部局部解剖因素有关。婴儿内脏发育尚未完成,近50%为活动性盲肠,而成人仅17%盲肠仍未固定。90%回盲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cm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到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水肿、肥大,肠蠕动时肥厚的回盲瓣被推移前进,或可牵拉肠壁形成套叠。
(三)植物神经因素 有人提出肠套叠的产生是由于交感神经发育迟缓,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失调所导致。
(四)痉挛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的刺激,如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使肠道产生痉挛,运动节律失调或有逆蠕动造成套叠。
(五)回肠末端集合淋巴小结增殖肥厚 肠套叠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回盲部集合淋巴小结增殖可能是肠套叠的病因。出生后淋巴组织高速增殖达1岁左右,5岁后逐渐下降。这一增殖下降期与肠套叠1岁内为高发期,5岁以后少见又相吻合。所以淋巴小结增生引起肠套叠被许多学者承认。
(六)病毒因素 肠套叠的发病年龄和季节均为病毒易感时期,从而不少作者认为腺病毒作为诱因引起肠套叠已无疑问。
(七)免疫反应因素 75%~85%的肠套叠发病年龄在1岁以下,此时恰为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免疫球蛋白处于低水平状态。因此除了前述的各种因素有关外,还应想到肠套叠的发生与小儿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
(八)内分泌因素 国内金氏曾测定105例婴儿肠套叠血清胃泌素含量,发现明显高于正常及非肠套叠小肠梗阻婴儿对照组。
通常疾病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小儿肠叠套也不例外,这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对象,各自的操作方法。
1.非手术治疗
刚出现肠道叠套症状的小儿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此时孩子没有出现脱水,腹膜炎等危险情况,惯常采用的方法是空气灌肠复位疗法。
空气灌肠复位疗法主要利用特制的注气机,从结肠处入手,通过肛门向小儿体内注入气体,气体不断推压叠套隆起处,直到其退到盲肠处消失为止,此时可听到患儿体内水气流动的声音,当腹部突然隆起时,说明原有的肠道已经恢复。操作结束,当气囊拔出后,孩子的体内会排出很多血便和臭水,孩子也没有哭闹等症状了,原有腹部肿块也没有了。
2.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法治愈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术前要缓解孩子的不良反应如脱水,发烧等,治疗过程时要进行麻醉。手术可以直接操作肠套叠部位,此时医生会检查肠壁有无坏死,如果有的话进行切除,否则就手动帮助肠道复位,期间可利用热敷的手段,多次复位。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发病率均有差异。其发病率均占成活新生儿的1.5~4‰。
(一)性别 许多报告证明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3:1,高者为3.9:1。
(二)年龄 虽然肠套叠偶尔可见于成人或新生儿,但是最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文献报告约有60~65%的病例年龄低于1岁,以4~7个月时为高峰期。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5岁以后甚为罕见。新生儿肠套叠约占本病的9.3%,而且多数合并肠闭锁。
(三)季节 肠套叠终年可见,但以春末夏初发病率较为集中;这可能于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及肠道淋巴系统感染有关。据统计约10~30%的患儿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认为,该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体重超过正常的婴儿;但调查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
(四)遗传 近来不断有人报告肠套叠与家族的关系,根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现有47个家族,其发病率约占整个肠套叠数的1/145~1/13,各地作者报告差异较大。
温馨提示:
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严防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