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感染丝虫病 如何治疗丝虫病呢

2018-07-17 06:45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情况会感染丝虫病呢

  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等部位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克鲁夫丝虫(班氏)和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对丝虫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与宿主的机体反应性、感染的虫种、程度和次数以及虫体的发育阶段、寄居部位和成活情况等因素有关。丝虫的幼虫在蚊子体内、成虫在人体内发育。当蚊子叮咬带有微丝蚴的人血时,便把微丝蚴吸入体内,大约经14天,蚊子再吸血时,微丝蚴迅速侵入人的淋巴管,逐渐移行到淋巴结,并逐步发育为成虫,可存活10~15年。

  (一)传染源带微丝蚴的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马来丝虫还可在猫、犬、猴等哺乳动物体内寄生,有可能成为动物传染源。医学全在。线提供

  (二)传播途径通过雌蚊叮咬传播

  斑氏丝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致乏库蚊,马来丝虫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

  (三)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0~25岁间的感染率与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者极少。病后免疫力低,常反复感染。

  (四)流行季节

  5~10月为丝虫病感染季节。在温暖的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感染。

二、丝虫病表现

  斑氏丝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期、急性炎症期(急性丝虫病)和慢性阻塞期(慢性丝虫病)等4个阶段。

  1、临床潜伏期

  自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至首次出现急性丝虫病症状的时间,一般需数年,但有报告最短仅4个月。

  丝虫病是传染病吗

  2、微丝蚴血症

  生物性潜伏期后,血液内开始出现微丝蚴,其密度逐渐增高,达一定水平后常保持相对稳定。此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淋巴系统炎性症状,血内嗜酸性粒细胞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如不给予抗丝虫治疗,此期可持续10年,甚至数十年或终身带虫,少数微丝蚴血症者可兼有急、慢性丝虫病的临床表现,或于出现急、慢性丝虫病临床表现后血内微丝蚴密度降低直至转阴。

  3、急性丝虫病

  急性丝虫病的局部症状常见于四肢及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乳房,表现为疼痛、触痛、局部温热感、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并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由于斑氏丝虫成虫常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故有时仅表现为发热,而无明显的局部症状,又称“丝虫热”。

  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为斑氏丝虫病最常见症状。肢体淋巴结、淋巴管炎多在夏秋季发作。一般有畏寒和局部淋巴结不适等先兆症状,好发部位主要是腹股沟和股部淋巴结,腋下和肘部淋巴结受侵较少。随后局部淋巴结肿大,并出现相关的淋巴管炎和患肢远端的毛细淋巴管炎(即丹毒样皮炎),局部剧痛。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病程一般3~5d,严重者体温升至39℃以上,头痛剧烈,病程长至约1周。丝虫性淋巴管炎的特点是从淋巴结炎开始,呈离心性,这可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呈向心性相区别。

  发病初起时肿胀随炎症的消退而消散,但如长期反复发作,则肿胀消退缓慢,肢体逐渐增粗。如有继发感染,尤其是在重度象皮肿的基础上的急性发作,症状较为严重且不典型。斑氏丝虫病人腹部、盆腔等深部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可表现为反复发热、寒战和腹痛等临床表现,常常误诊。

  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是斑氏丝虫病急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同时发生。患者往往骤然发病、寒战、高热、单或双侧腹股沟或阴囊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放射至附近器官和腹部,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发作时精索粗厚、附睾和睾丸肿大,精索、附睾和睾丸表面出现肿块。病程一般3~5d。随炎症消退,肿块变硬,缩小成黄豆或绿豆大的坚韧结节。结节1至数个,有的精索因此呈串珠样。多数结节内有成虫。

  丝虫热:表现为畏寒、发热,常反复发作,但局部体征不明显,偶可有腹部深压痛,症状持续约3d自退。

  4、慢性丝虫病

  鞘膜积液:即睾丸鞘膜腔积液,是斑氏丝虫病最常见的慢性体征。患者主诉患部坠胀沉重,外观阴囊肿大,个别大如儿头或排球,不对称,皮肤紧张,表面光滑,皱褶消失,肿物卵圆形,囊样,无压痛,同侧睾丸不易触及。

  乳糜尿:为斑氏丝虫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乳糜尿常间歇发生,间歇期短仅数日,长至数年,少数患者可长期持续不愈。

  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是斑氏丝虫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肢体(尤以下肢为多见)、外生殖器和乳房。淋巴水肿为皮下淋巴积液的泛称,局部肿胀,皮肤紧张,按之有凹陷,有坚实感。下肢象皮肿又称象皮腿,单侧或双侧,患部肿大,皮肤粗厚、干燥,坚实感加重,汗毛脱落,肤色加深变暗。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瘤状隆起和结节以及疣状赘生物,肿大处出现深沟皱褶,外观呈畸形。下肢象皮肿易遭继发感染而引发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

  5、丝虫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此症是潜隐性丝虫病的典型例子,又称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其临床特征为夜间阵咳和哮喘,血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加,血清IgE抗体滴度升高,X线胸片正常或有散在阴影。Webb等(1960)报道,偶尔可在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肺、肝和淋巴结等组织检获微丝蚴。此症分布于东南亚、非洲、西印度群岛及南美洲,多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三、丝虫病的治疗

  1.病原治疗

  (1)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又名乙胺嗪)。海群生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4日疗法治疗马来丝虫病。患者服药后可因大量微丝蚴的死亡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为了减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广泛采用了海群生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轻微。

  (2)阿苯达唑,每日两次,可杀死成虫,但对微丝蚴无直接作用。

  (3)近年我国研制成功抗丝虫新药呋喃嘧酮,对微丝蚴与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两种丝虫均有良好效果。对班氏丝虫病的疗效优于海群生。

  2.对症治疗

  对急性淋巴结炎,受累部位给予局部护理,如足部护理,清洗感染部位,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足部每天涂抹抗真菌药膏。对象皮肿患者除给予海群生杀虫外,还可结合中医中药及桑叶注射液加绑扎疗法或烘绑疗法。对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患者,可用鞘膜翻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对乳糜尿患者,轻者经休息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银肾盂冲洗治疗。严重者以显微外科手术作淋巴管-血管吻合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四、丝虫病的预防与诊断

  预防

  1.普查普治

  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

  2.防蚊灭蚊

  3.流行病学监测

  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1)对原阳性患者复查复治,发现患者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2)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检查

  分为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

  1.病原学检查

  血检微丝蚴,由于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九时至次日凌晨二时为宜。

  (1)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2)成虫检查法在尿、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查见微丝蚴,在淋巴管、淋巴结内查见成虫,或在病理组织切片中查见丝虫断面。

  (3)特异的DNA探针

  2.血清学检查

  快速免疫色谱试验检测班氏丝虫抗原阳性或酶联免疫检测丝虫特异性抗体IgG阳性。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养生知识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