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并发症是什么 崩漏怎么治

2018-09-17 08:5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崩漏的中医辨证

  1.实证

  主症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

  兼见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者,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者,为血瘀。

  2.虚证

  主症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兼见血色淡,质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者,为脾虚;出血量多,日久不止,色淡红,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畏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者,为肾阳虚;下血量少,色红,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肾阴虚。

二、崩漏的并发症

  崩漏是月经量严重失常的一类月经病,致病原因多,病机复杂,发病过程常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故

  《女科证治约旨》云:崩漏“崩中者,势急症危,漏下者,势缓症重,其实皆属危重之候”。临床上崩漏以虚证见多,若病情严重,或失治迁延,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主要并发症有:

  1.贫血

  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虚脱

  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3.邪毒感染

  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于,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三、崩漏的注意事项

  (1)月经量多,来势猛急时,首先解决的是减少经量问题,以免并发休克等危险。

  (2)大出血自疗效少,甚至引起虚脱(神昏、冷汗、糊话等)危及生命时,应速送医院,切勿贻误病情。

  (3)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作治“本”自疗,即原因治疗。

  (4)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体质调理性治疗,预防反复。

  (5)经量多,来势猛烈时,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少翻动,上半身宜稍垫高以利经血排出。

  (6)严禁房事,外阴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坐浴。

  (7)饭菜品种要杂,荤蔬混合食用,并且容易消化。蛋类、猪肝、猪血、鱼类、菠菜、油菜、黑木耳、米苋、红枣等食品既富含高蛋白又含有大量铁质和微量元素,混和食用可互补长短。

  (8)石榴、莲子肉、芡实、榛子、胡桃肉、藕、龟肉有补脾肾固经血作用,可以适量辅助食用。

  (9)山楂、桃子、鲨鱼、蟹、酒、酒酿、辛辣等食品有活血刺激作用,不宜食用。

  (10)患者以及家属切忌紧张焦躁。急火内攻更会迫使血流妄行,经量增加。

四、崩漏的医治

  (1)简便验方

  ①益母草30克。水煎服(适用血瘀者)。

  ②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热者)。

  ③白芍15克,香附12克,生熟蒲黄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④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山萸肉、贯众、地榆、生地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肾阴不足者)。

  ⑤赤石脂、补骨脂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气虚寒者)。

  ⑥槐米、白术各20克,黄芪、旱莲草、乌贼骨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失摄者)。

  ⑦鹿角霜15克,泡姜炭10克,三七6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⑧棕榈炭、莲房炭、血余炭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5克,日服3次。

  ⑨仙鹤草、生龙牡各50克,乌贼骨30克。水煎服(上方适用于各型患者)。

  (2)饮食疗法

  ①鲜藕取汁,加少许白糖食用(适用于血热妄行者)。

  ②鲜生地6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③生玉米、山药各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湿热下注或脾虚湿盛者)。

  ④山楂30克,冰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血瘀者)。

  ⑤桃仁6克,乌贼鱼1条。煮熟后调味,食肉喝汤。

  ⑥黄芪50克,人参10克,肉桂3克,生鸡1只。煮熟食肉喝汤。

  ⑦山药、芡实、大枣各30,莲子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脾气虚者)。

  ⑧猪腰子1对,核桃肉、莲子各50克,续断(包)、桑寄生(包)15克。同炖煮后食肉喝汤(适用于肾虚不固者)。

  ⑨黄芪、木耳各15克,藕、黑豆各30克、瘦猪肉100克。做汤食用(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3)针灸疗法

  ①体穴:出血量多者取神厥、隐白。艾灸20分钟。一般10分钟后血即见少。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关元、中极、血海、肾俞、脾俞、太冲、水泉、气海。每次取3~4穴针刺,根据病机之不同选用补泻手法。

  ②耳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脾、肾、肝、卵巢。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埋针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