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利什曼病怎么治疗 内脏利什曼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18-10-10 06: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内脏利什曼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内脏利什曼病西医治疗

  1、一般性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增强营养,采用高蛋白饮食,保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做好护理,尤其是口腔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高热时可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等,严重贫血者,须先用铁剂及输血。

  2、病原性治疗

  (1)锑剂:目前仍以五价锑剂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常用者为葡萄糖酸锑钠(又称斯锑黑克)。斯锑黑克6日疗法:成人总剂量为120-150mg锑/kg,儿童为200-240mg锑/kg,分6天静脉或肌内注射,成人1次/d,儿童则可分为2次/d注射。国外用药剂量较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0mg/(kg?d)的20天疗法。脂质体葡萄糖酸锑钠的杀虫效果较好,但因对猴有较大毒性而停产。副反应有高热、咳嗽、恶心、鼻衄、腹痛、腹泻、脾区疼痛等。当患者出现上述副反应时可停止注射数日,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注射。严重心、肝、肾脏病患者禁用。

  (2)抗锑剂或锑剂过敏的患者可应用喷他脒(pentamidine)、羟脒芪(Hydroxystilbamidine)、两性霉素B。

  ①喷他脒:剂量为4mg/(kg?d),总量成人为2、1~6.5g,儿童为0.7~1.4g。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硬块、头晕、心悸、脉搏加快,偶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可逆性),血压下降,低血糖症或高血糖症,也可诱发糖尿病。

  ②羟脒芪:每次临用前先用少量蒸馏水把药物溶解,再用1%普鲁卡因溶液使成2.5% ~5%溶液,;或将药物溶于50%的葡萄糖液内,使成2%的溶液,作静脉注射。每次2-3mg/kg肌肉或静脉缓慢注射,总量为85mg/kg。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及虚脱。

  ③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治疗抗锑或锑剂过敏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两性霉素B对肾脏有明显的损害,治疗以小剂量开始,一般认为总剂量<20mg/kg对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是安全的,WHO推荐的治疗总剂量为1~3g。Mishra等(1994)用每日0、5mg/kg 连续14天的方法来治疗对锑剂及戊烷脒疗效不佳的病例,治愈率为98%。Sundar等(1996)以脂质体两性霉素B总量为15mk/kg,3mg/kg每日或隔日滴注一次,疗效可达100%。

  (3)手术治疗:如经过上述治疗无法治愈,病原体仍可查到,脾明显肿大并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应行脾切除术。术后再用锑剂治疗,以期根治。

二、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指名亚种,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恰氏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均是独立的虫种,近来也有报告热带利什曼原虫偶也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利什曼病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以前称利朵体)两期,前者见于白蛉体内及培养基内,后者见于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前鞭毛体呈锥形,前端较宽,后端较尖细,大小为15~25μm×1.5~3.5μm,有鞭毛一根自前部顶端伸出体外,核位于中央,动基体位于前部,无鞭毛体呈椭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内有核及动基体,当白蛉叮咬时,病人或储存宿主体内的无鞭毛体进入白蛉胃内,转化为前鞭毛体,经7天左右的发育和繁殖后,前鞭毛体进入白蛉喙部,此时白蛉如再叮咬人或其他动物宿主时,前鞭毛体进入其体内,为吞噬细胞所吞噬,转变为无鞭毛体并进行繁殖,且被带至网状内皮系统各器官继续繁殖,各种利什曼原虫的形态除大小外,并无明显差异,只能依据同工酶电泳和DNA分析等方法来鉴别虫种。

  (二)发病机制

  当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自白蛉喙部进入人体后,即为宿主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前鞭毛体表膜上的糖蛋白Gp63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C3受体结合,而其表膜上另一大分子膦酸酯多糖(lipophosphoglycan,LPG)则可激活补体,使C3沉着在虫体表面,并通过CR3 (C3biR)受体而使虫体附着于巨噬细胞,而使之被吞噬,前鞭毛体转变为无鞭毛体,并在巨噬细胞内繁殖,直至将吞噬细胞胀破,无鞭毛体又为其他吞噬细胞所吞噬,并继续繁殖,网状内皮系统大量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肝大,枯氏细胞增生,胞浆内充满大量无鞭毛体,常有浆细胞浸润,脾肿大,髓索中有大量吞噬细胞和网织细胞增生,并有浆细胞浸润,窦内皮细胞增生,吞噬细胞内有大量无鞭毛体,脾小结数量明显减少,结构不清,且显著萎缩,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胸腺依赖区内小淋巴细胞几乎全部丧失,各类血细胞的减少与脾功能亢进有关。

三、内脏利什曼病有哪些检查诊断

  检查

  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粒细胞减少,继之血小板数及红细胞数也均下降,血浆中球蛋白量明显增多,故球蛋白水试验也呈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阳性,血沉增快。

  1.血清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有直接凝集试验(D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以DAT,IFAT及ELISA较为敏感,ELISA与麻风患者有交叉反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价值。

  2.分子生物学检查

  以PCR检测患者体内利什曼原虫的KDNA,其有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且可有早期诊断与考核疗效的价值。

  晚期脾功能亢进,B超显示肝,脾大。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来自流行区的长期发热患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肝脾肿大,并伴有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及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应疑及本病而作进一步检查。

  3.血清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

  4.寄生虫学检查 患者骨髓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在临床疑似病例而骨髓涂片阴性时,可作脾穿刺涂片检查,其阳性率较骨髓穿刺为高。

四、内脏利什曼病的症状是什么

  内脏利什曼病的典型症状

  斑丘疹 腹痛 疲乏 鼻出血 无力 腹泻 食欲缺乏 皮肤逐渐呈暗黑色 淋巴结肿大齿龈出血

  1.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3~3.5月,有的可达5.5个月或更长。

  2.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3.临床类型

  李宗恩及钟惠澜(1935)将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结核型:缓慢发病,午后发热,盗汗,咳嗽,食欲缺乏,常被误诊为肺结核。

  (2)伤寒型:约有1/3的病例先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继之体温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并有便秘和腹胀,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很类似伤寒病。

  (3)波浪热型:有时患者热型呈波浪状,出汗多,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类似布氏杆菌病,但无关节疼痛。

  (4)疟疾型:发冷,发热及出汗,类似疟疾之发作,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一次,一般只连续2~3天,但也可持续数周。

  (5)双峰热型:约1/3的早期病例呈双峰热型,即24h内体温有两次升降,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午后或夜间。

  (6)呼吸道感染型:不少病例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病例可类似流感。

  (7)胃肠型: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便秘,腹痛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