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07:05 来源:网友分享
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度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对象常是暗娼及网上认识的一些性关系混乱的女性。一方面,这些危险性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
理智与欲望,道德与本能的斗争常使他们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或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比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除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还有更多艾滋病感染者,因为对艾滋病不了解所导致他们对艾滋病有所松懈,等到真正感染了艾滋病,很多人悔之晚矣。所以坚决的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去了。而作为恐艾症患者,有一部分恐友在网络上学了一些艾滋病基础知识,转而帮助更新一批的恐友,成为了一名网络恐艾干预志愿者。
恐艾症患者恐惧艾滋病的原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疾病的几种表现:
1.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不能自我解脱
每每谈及所患症状则痛不欲生,因而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昏等症状,有的甚至认为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尽头。
2.扩散病情
患者公开声称自己患有艾滋病,负罪心理严重,并动员家属作有关性病检查。
3.固执己见
虽经多家医院检查无艾滋病,仍多方求医,要求治疗。
4.基本症状
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恐病症状、抑郁症状。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1.相信科学检测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
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里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想必这个是很多恐艾症患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对于恐艾症和艾滋病的界限区别并不清楚,一会儿是艾滋病窗口期的疑惑,一会儿是恐艾症状怎么消除;一会儿是艾滋病初期症状的纠结敏感,一会儿又会问恐艾症有什么症状,会引起什么症状。当然有很多恐友也慢慢知道了自己并非艾滋病感染者,情绪趋于稳定,但是恐艾七八九大错误让恐友的认识依旧很偏激,恐艾症患者为了脱恐总是喜欢去探讨具体高危行为指的是什么,也会一不留神又越界到艾滋病潜伏期多长时间。关于越界,举一个例子就像恐艾吧和HIV吧一样,甚至包括艾滋病论坛和恐艾论坛,这就是典型的一个是关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一个是关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总是喜欢毫无顾忌的到处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将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逐步放下,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如此纠结痛苦的内心都是拜艾滋病所赐,而非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