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中药的作用推荐 吃中药要注意什么

2017-01-24 15:47 来源:网友分享

一、中药的作用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营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二、中药一定要喝热的吗

  温服、热服和凉服

  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 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见于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冷服就是将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一般是作为解毒、清热的药,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解暑就需要这样的中药,所以说“冷服”效果更好。

  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药均宜冷服。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但是,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冷服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

  在复杂的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有特殊的服药方法以适应病情的特殊需要,如“真热假寒”证,应以“寒药热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变化;如属“真寒假热”则应以“热药冷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

  否则,往往会发生药汁下咽而呕吐的格拒抗药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这在中医治病法则中属于反佐的一种。中医有“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的理论,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意。

  从中医辨证来看,热证多表现为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寒证,出现畏寒、无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就方剂的名称来看,也可以对服药的温度作一个初步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叫做“汤”(如“桂枝汤”等)的中药方剂多数应热服,而叫做“饮”(如达原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由温度的区别的。

  总之,中药应当凉服还是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不过,为谨慎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具体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

三、牢记十五种中药的注意事项

  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3、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6、中药煎煮不正确,中医认为煎药时间不够从而引起毒性的反应。

  7、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8、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10、用药时间过长,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12、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13、性别、年龄和体质的差异都会影响中药的疗效,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14、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

  15、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

四、吃中药的禁忌

  禁忌影响药物发挥的食物。比如生冷食物、浓茶、辛辣油腻食物、萝卜、腥膻类食物。这些类型的食物,有的会化解药力减少疗效,有的会降低吸收,更有的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做好相关忌口工作。

  不宜为追求快速疗效而过量或长期服用中药。比如决明子有降血脂功效,但长期服用决明子可能引起腹泻。益脾补气且清热解毒的干草长期服用会引起血压升高。民间谚语“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

  特殊体质人群应谨慎服用中药。比如脾胃虚寒者服用含有野菊花的中药后,有可能出现胃部不适以及肠鸣等症状。最好先从中医师那里或者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如果属于比较典型的某种体质,则应当在吃中药前了解对应的禁忌情况。

  孕妇服用中药应当谨慎。由于西药可能会引起胎儿畸形等原因,很多孕妇对中成药更加青睐。但部分中成药一定存在毒性,需要谨记的是,孕妇对清热类、祛风除湿类、消化导食类、泻下类、理气类、开窍类、驱虫类、祛湿类等多种类型的重要应当谨慎对待。

  煎制中药过程的注意事项。现代家庭中大多使用铁锅、不锈钢锅或者不粘锅,最好不要使用它们来煎制重要,而应该选择陶土的煎药罐或者砂锅。由于煎药是个时间较长的过程,使用金属制品很容易使某些药物成分和器具发生反应,产生或者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等。

  中药汤剂忌过夜服用。我们一般吃重要的形式都是煎水,形成中药汤内服。中药汤剂成分复杂,包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以及其他如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过夜后,不仅药效降低,更可能导致细菌繁殖,造成药液发馊变质。因此,吃中药应注意当日煎,当日服,切不可服用过夜中药汤剂。

  慎用民间中药偏方。在我国民间,很多人乐于听信所谓神奇的重要偏方,来治疗一些棘手的病症。这些偏方民间流传,很多并无医学药典记载,有些或许有效,但并非所有民间偏方都是正确的。在面对民间重要偏方时,应当咨询正规医师,了解相关药物及配伍的效果等,再决定是否采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患聚焦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