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长迟缓 生长迟缓怎么办_

2017-09-16 06:43 来源:快问编辑部

一、正常儿童的发育生长指标是什么

  1个月:俯卧位时骨盆抬高,膝大部分时间屈曲在腹下方,偶尔伸髋伸膝,下额偶尔抬离床面。扶或坐位时,头偶尔能竖立片刻,手经常呈握拳状,母亲与其对话时能注视母亲面孔。

  2个月:俯卧位时下颊能间断抬离床面,扶呈坐位时头能支持片刻,手经常打开,握持反射很弱。当对其说话时能微笑并“咕咕”发音。仰卧位时,能注视移动的悬挂玩具。

  3个月:俯卧位能抬头,上肢可支持部分体重,下颊与肩可离开床面,面部与床的角度呈45度~90度。手经常打开,握持反射消失。高兴时会哇哇乱叫。

  4个月:俯卧位时头及胸能抬离床面,面部与床呈90度。扶呈坐位时,头能竖立,不前后倾倒,但向左右倾斜时头仍摇摆不停。仰卧位时两手经常放在眼前,端详并玩弄着双手,称为“凝视手动作”。会拉衣服盖在脸上,会摇“拨浪鼓”,会大声笑。

  5个月:扶呈坐位时头不再摇摆不停,仰卧位时手脚可以放到嘴边,手能随意抓东西,能把纸弄皱,洗澡时会拍击水,会对镜中影像笑,会拍打奶瓶。

  6个月:俯卧位时前臂可伸直持重,胸及上腹部可离开床面。能独坐,但两手支撑在前方,两手能握奶瓶,会用手掌抓积木块,当父母要抱他时,会伸直两臂,对生疏的人害怕和害羞,当杯子放到他嘴边时,会用杯

  7个月:可以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扶呈立位时能高兴地上下跳,能将积木从一只手倒给另一只手,会咀嚼饼干,叫其名字有反应,能发出“ba”、“da”、“ka”等音节。

  8个月:能坐得很稳,坐位时会向前弯腰探着身体去拿东西,俯卧位能试着爬,有时会先向后爬,能发出”ba—ba”、“ma—ma”等重复音节。

  9个月:扶床能站,会用拇指和其他指前端去拿葡萄干大小的物品,能将手掌蒙在脸上不让母亲给他洗脸。

  10个月:爬得很好,但腹部尚不能离开床面,拉着东西能自己坐起来,能用手指物品,对一些简单的句子有反应。如问他“爸爸在哪?”能朝其父望去,会做“再见”摇手样动作。

  11个月:扶物站立时能抬起一条腿,爬时脚着地,腹部离开床面,母亲给他穿衣时,能伸臂帮助,但往往将上臂伸到袖子外面,会摇头b表示“不”。

二、儿童生长迟缓有哪些原因

  1、生长发育迟缓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体格发育、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落后但也可以某一方面为突出表现。 如果身高、体重、头围的测量值全部都偏低的话那就表示孩子的发育出现了全面的迟缓,应该向小儿科医师做详细咨询,以确认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只是身高、体重、头围的某一项指标出现偏低,那就表示孩子可能出现了部分的发育迟缓,可进一步检查脑神经或内分泌等项目以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是否受到了影响。

  2、生长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有的则属疾病,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仍应创造良好的后天外部条件,促进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

  3、另外一些原因则是属于病态的,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生长迟缓,对于这一部分因疾病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应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生长缓慢的病因并进行治疗。

三、儿童生长迟缓的治疗有哪些原则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早期干预: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儿在其生长发育早期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旨在纠正其异常姿势、使其尽量恢复正常的教育活动。

  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地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

  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四、生长迟缓的儿童要怎么治疗

  1、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孩子说说话,训练小儿模仿成人的语言发音,要鼓励小儿敢说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2、多给予刺激促使孩子讲话:比如,开始要孩子喊“妈妈”,如孩子不喊妈妈,妈妈应微笑点点头,如再不喊妈妈仍用微笑点头以示意,最后,孩子突然喊“妈妈”了,就应热情地拥抱或亲吻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体验到喊“妈妈”得到的疼爱,调动起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3、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 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会很容易使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眼界开阔了,见识广了,自然就有说话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语言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相应地得到很好发展。

  4、让孩子多锻炼身体,调整好心态,多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让孩子敢于大胆的说话,慢慢地,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更清楚的理解。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