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护理_ 呵护宝宝健康

2016-12-02 20:44 来源:网友分享

一、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护理

  一、预防

  切断感染源: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主要是消毒隔离和治疗患者,以切断感染源。

  1.如发现流行已难避免,立即将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婴儿集中在一个病房,每天做大便培养,严密观察腹泻的发生。对大便培养阳性者再另集中隔离。

  2.一旦发现新生儿腹泻就应立即隔离患儿和其父母,并积极治疗患者。

  3. 将已康复的婴儿集中在一起,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出院,未发生腹泻的新生儿也另集中在一间,经过潜伏期(1~6天)后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方可出院。

  消毒灭菌:

  1.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的刷洗,每接触一患儿后应再洗手,方可接触另一婴儿,定时作手拭子、鼻腔拭子和大便培养,阳性者暂脱离病室或婴儿室。喂奶前需戴消毒手套然后装奶头。对有粪便污染的尿布和床单需集中在一起,消毒后才可送出病室。

  2.腹泻流行的婴儿室都应检疫,不收新婴儿或新病人。婴儿室和病室在流行期间应每天消毒,地板湿拖,家具湿揩,不让灰尘飞扬,定时作空气、地板、墙壁和家具拭子培养。任何病儿出院后,原床位上的用品如被褥、被单、枕头及病床都应消毒。

  药物预防:有作者认为凡大便培养阳性者,不论有无腹泻都给予抗生素预防,疗程5天。但也有反对药物预防,因为药物预防后带菌率更高,症状可能推迟出现,有时还可能使症状反复发作,延长流行时间。

二、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头孢第三代抗生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病毒性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鶒。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用制霉菌素口服。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新生儿腹泻要随时观察是否有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要及时予以纠正。

  3.补液量新生儿个体差异较大,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日龄,需要量均不同,要个体化对轻中度脱水补液量不宜过多。对重度脱水,有循环衰竭者,先给2∶1等张液20ml/kg,静脉滴注。

  4.补液性质等渗脱水补1/2张,低渗脱水补2/3张,高渗脱水补1/3张。

  5.补液速度输液总量的一半以8~10ml/(kg·h)速度静脉滴注,约需8h另一半以5~6ml/(kg·h)速度静脉滴注。早产儿补液速度应<7ml/(kg·h)

  6.纠正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BE值计算,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0.5先用计算量的一半,用5%葡萄糖等量稀释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健康搜索的目标是使pH不低于7.25。

  7.纠正电解质紊乱新生儿腹泻易发生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补钾不宜操之过急,如血钾<3.5mmol/L,可给氯化钾1.5~3mmol/(kg·d),用10%氯化钾1~2ml/(kg·d),稀释成0.15%~0.2%健康搜索,持续静脉滴注。

  8.其他治疗可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每次0.5g,2~3次/d腹泻时间较长者需用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丽珠肠乐)口服。

三、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症状与诊断

  感染可引起突发的腹泻、呕吐、血便、发热、食欲不振和乏力,腹泻常伴脱水。轻度脱水,患儿仅有口唇干燥;中度脱水,患儿皮肤弹性差,眼眶和前囟凹陷;重度脱水,病情进展快,常出现血压明显降低(休克),严重威胁生命。

  腹泻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如钠和钾,患儿出现嗜睡、烦躁,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颅内出血。

  细菌性腹泻患儿血电解质水平和白细胞计数高。要确诊腹泻的病原体,可作大便镜检或大便标本培养。

  1、 急性腹泻:当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家长要考虑患儿是不是出现急性腹泻。严重的情况,患儿还会出现脱水、休克的症状。如果出现这种原因,家长一定要及时带患儿去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引发急性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急性肠道疾病、急性中毒等等。急性腹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治疗,否则对患儿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情很复杂,除了肠道疾病引发腹泻之外,其他原因也会导致这一情况出现。慢性腹泻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有时还会出现脓血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腹部不适,应该考虑是不是小肠出现病变。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患儿的生长将会造成很大影响。

四、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病因

  不少细菌和病毒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如①埃希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最多见,中国报道的有O127、O111、O55、O128等引起的流行,也有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暴发流行的报道。②沙门菌:80年代中国有些地区多次发生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暴发流行性腹泻,病情相当严重,但也有阿哥纳沙门菌引起的极轻型小流行。

  ③其他细菌如空肠弯曲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但很少引起大流行。④轮状病毒(Rotavirus)是病毒性腹泻中最常见的病原,在新生儿中可以引起流行性腹泻。还有轮状病毒样因子如微型轮状病毒偶也可以引起流行性腹泻。其它如冠状病毒、柯萨奇B型病毒和埃可病毒虽都可引起腹泻,但未引起流行。

  新生儿的肠管娇嫩,味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太多、每次的量较大,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类的食品,人工喂养时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冷,都可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