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预防有哪些 哪些疾病会导致脱肛的现象

2017-06-28 14:00 来源:网友分享

一、脱肛的症状是哪些

  1、肛门瘙痒潮湿:因为直肠脱垂之后没有及时的回到原来位置,这样就会导致分泌物从肛门口流出来,而这些流出来的分泌物会长期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从而导致出现肛门瘙痒、潮湿等情况。

  2、肛门坠胀:因为肛门的直肠粘膜脱落,这给肛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臀部和腰部胀痛的感觉。

  3、嵌顿:患者在排便的时候,直肠没有及时回到原来的位置,慢慢的就会出现肿胀发炎的症状,时间长了粘膜就会发生糜烂等情况。这样就容易导致出现嵌顿。

  4、脱出: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明显症状,这种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以及身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5、出血:直肠脱垂一般没有很明显的出血症状,造成出血只是患者的直肠粘膜受到损伤导致的少量出血。

二、脱肛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1、内痔Ⅲ期,肛直肠息肉、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并将直肠粘膜向下牵引。亦有见于内痔环切术后,损及 肛管皮肤,形成直肠粘膜外露脱垂;

  2、气血衰退,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导致脱肛;

  3、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

  4、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

  5、腹压增加,因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性增加腹压的疾病,便直肠粘膜下层组织松弛,粘膜与肌层 分离,导致脱肛。

  脱肛是怎么造成的?怎么办?脱肛对人体有很多危害,应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但脱肛患者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能够做到早期治疗和进 行适当处理,均可取得彻底治疗,另外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谨遵医嘱。

三、脱肛的预防有哪些

  在出生的时候,没有发育好,导致直肠缺乏软组织以及骶骨弯度的支持,出现脱肛的现象。或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时会阴撕裂等也可引发脱肛。那么,生活中,如何预防脱肛呢?

  健康饮食:脱肛患者在饮食方面,还是要节制一些的,过辣、过油的食物,还有烟酒之类的,能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可有效地防治脱肛。

  生活规律,适当锻炼:维持健康的作息规律,避免长期熬夜劳累,坚持适当运动锻炼,可促进胃肠运动,预防肛周淤血或压力增加而引起的脱肛。

  保持良好的肛周清洁卫生:一是预防可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而是预防和治疗引发肛周感染的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以保持良好的肛周清洁卫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脱肛。

四、哪些疾病会导致脱肛的现象

  1、内痔:

  排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核自行回纳为Ⅱ期内痔;便后痔核需用手法复位者为Ⅲ期内痔。痔核呈紫红或鲜红色。

  2、外痔:

  常因粪便干结,排粪用力后肛缘外突发生肿物、疼痛明显,局部为圆形肿物,触痛明显,多为血栓性外痔;肛门皮肤反复轻微损伤和感染,可使皮肤红、肿、热、痛、皮肤皱褶肿大形成炎性外痔;炎症消退后,遗留成皮赘,为结缔组织性外痔,仅有便后肛门部不适,不易清洁或瘙痒等症状。

  3、直肠脱垂:

  排便时脱出,便后收缩能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常因粘液流出染污内衣,伴肛周瘙痒。

  4、直肠息肉:

  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粘膜,常易出血。

  5、肛乳头肥大:

  除小的三角状、米粒状肥大的肛乳头外,较大的肛乳头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部分能自行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复位。

  6、肿瘤:

  直肠腺瘤、绒毛状或乳头状腺瘤、黑色素瘤、低位直肠癌等可随排粪脱出肛门外,伴有便血和脓血便。肛管癌可疼痛和出血,肿物呈菜花样,常在肛门外。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肛肠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