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大咖缪中荣教授谈“互联网+医学科普”

2016-08-25 09:14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8月24日讯 自从“互联网+”的劲风吹起,“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可谓是甚嚣尘上,引起了医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巨头们忙着抢占医疗市场高地,传统医疗产业链也忙着投身大数据,大家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这个领域精耕细作。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学科普”作为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很多的医学科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1.“互联网+医学科普”的优势与劣势

  缪中荣主任:优势:顺应潮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众所周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纸媒现在国内受到非常大的挑战, 而且本来相对来说国人读书量就少, 大家都喜欢玩手机,商场里、饭店里、公交车上等等。有些看书的,也买的是时尚杂志,不会买知识类的书籍。虽然医学科普类书籍定价很低,但医学科普的名字,如脑卒中科普,很多人都看不懂什么意思,而且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遥远,即使 10 元一本,大部分人也宁愿买报纸,买杂志。因此,用传统纸媒的形式做科普在国内是非常有难度的,但一些养生、育儿类的科普书籍除外。

  既然大家都喜欢玩手机,而且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那么为何不做自媒体,适应互联网这个潮流呢。 因此我们的周宁编辑开始关注互联网上的医学科普, 尤其是漫画形式的科普,并且开始给我推荐。后来恰好推荐到何以舟,他是非常有绘画天赋的一个人,没有刻板的学院派作风,灵感十足,作品幽默,符合国人的审美,更重要的一点他有医学背景。我们认识后,我就给了他一段文字,他很快就画出来了,我一看就非常符合我心里的预期,两人十分默契,就成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何以舟这个人颇有风清扬的风范,一般人不合作,之前很多人找过他,包括药厂、商业公司、媒体等,以及默克的家庭医疗手册等,但都被何以舟婉言相拒,他觉得他要找的是“有缘人才合作”,而我恰好就是个“有缘人”。

  劣势:每个自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人数稳定之后很难再突破,都有一个“围城”。现在我们做的自媒体主要就是微信公众号,关注的人也是有限的,我自己关注的也有 20-30

  个公众号,我也在学习。公众号关注者肯定是越多越好,比如 100 万粉丝,但是很难,因为现在公众号越来越多, 人的关注点也不可能无限扩大, 所以公众号的关注者现在开始慢慢趋于稳定,就跟 CCTV 养生堂一样,基本就是这些目标观众群体,扩大起来非常困难。我们现在在小大夫漫画上科普的不仅是脑卒中, 是全科的。 有些人父母可能是恰好患有某种疾病,他可能会转过去看一下这个疾病的科普,其他跟他没有关系的,他也不会看。所以公众号的关注者也会遇到瓶颈,在经过一定的用户积累,增长之后,就会趋于稳定,比如 3 万,或 5万,或者一个热点话题 10 万+的一个阅读量,达到稳定后,增长起来会非常慢,进入一个“围城”。

  2.那么如何打破自媒体的“围城”瓶颈呢?

  缪中荣主任:我们的目的是让科普深入人心,走出这个“围城”,走进普通民众心里。但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与困难。我们会将我们的科普漫画做出书,但传

  统书籍推起来困难,普通百姓不会去买书,虽然粉丝群里面大家都在买,但数量有限,具体原因上文已经提及。那如何进行推广呢?未来的“线下发展”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我们在策划各种形式的线下活动与线下实体,让普通民众可以感受的到,触摸的到我们的医学科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医学科普真正推广开来。否则,线上永远都是在朋友圈转,推不到真正的公众领域,永远都出不了“围城”。如果这些模式做的成功,也可以考虑国家项目,国家现在也正在提倡“健康中国”,科普是其中非常重要一部分,与国家的政策非常相符。现在国内民众的医学科普都比较差,接触也少,大家都太忙,都想过轻松的生活。所以要顺应这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用非常轻松的方式进行医学科普。所以要线上有流量,线下有实体,两手联合,走出“围城”。

  3.关于“互联网+医学科普”的选择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做为运营团队应该如何获得民众的信任度?

  缪中荣主任:跟商品放在超市一样,首先一个就是品牌,买一件东西,首先是品牌,质量好的我才买,口碑要好;第二,一定要有权威性,要有一个专业的医学科普团队,专业

  的医生来担当,保障科学与权威。

  4.关于“互联网+医学科普”的团队要求

  “医学科普”听起来简单,但实际运作起来有难度,如何用风趣幽默的形式去表达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这对于整个团队是一个考验,缪主任认为“互联网+医学科普”的团队需要哪些人才,对这些人才需要有什么样的要求?

  缪中荣主任:做医学科普,一定要坚定信念,但做好医学科普不是单单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要大家一起来做,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做医学科普非常关键的因素:团队。我以我们的小大夫漫画为例。首先,权威的医学团队,涉及各个医学分科,因为我们要组建的是全科的医学团队。这是我们跟普通的幽默漫画最大的不同, 幽默的漫画只是我们表达医学的一种形式,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将医学知识科普到普通民众心中。也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的权威医学团队,都是专业的临床医生, 他们不仅要有科学准确的医学知识, 而且还要把这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因此他们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既要科学,又要幽默,会讲故事。

  第二, 编辑团队。 如上所述, 这些临床医生表达的语言可能对于普通大众相对还是难懂,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团队来对于这些医学专业语言进行“二次转化”,在与医生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后, 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将这些医学常识表达出来, 因此编辑部的文字编辑处理转化能力要相当的强,因为他们是一个桥梁,连接着普通民众与专业医生。

  第三,漫画团队。这是我们以上所有努力的最后直观表现形式,所以这一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何以舟大夫的漫画形式是丰子恺的漫画形式,也有相应的适应群体。年轻人

  可能会更喜欢比较无厘头,幽默搞笑、接地气的形式。所以我们也会采取更加多种的漫画风格,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当然,这些漫画作者如果有医学背景是最好的。

  综上, 我们要组建专业权威的医学团队, 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稿, 有故事; 然后给编辑部,让我们的编辑部把其变成符合漫画形式的文字, 把语言更加大众化; 然后提供给漫画作者去画,最后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作者面前。我们在走我们的特色路线--漫画形式的”互联网+医学科普”,我们要复制更多的何以舟与我。我们会积极做好这个平台,不忘初心,将有志做医学科普的人都吸纳进来。

  5.关于“互联网+医学科普”的发展

  何义舟老师用插画作标书,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已经中标。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医学科普的重视与开发,那么廖主任对于未来“互联网+医学科普”模式有什么看法与展望?未来“互联网+医学科普”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缪中荣主任:互联网医疗,问题很多,发展也很快,包括摊子铺的太大,点太多等等,就是烧钱,看谁的钱多。互联网医疗肯定是会有成功的,就看谁可以笑到最后,跟当初的互联网一样,当时也是成千上万家的,最后活下来的就是成功了。发展到最后就是寡头,因为虽然做互联网医疗的多,但医生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名医专家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平台都参与,最后肯定是能力强互联网医疗公司兼并弱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那么什么样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将来会成为能力强的公司呢?首先资金要雄厚, 前文已经提及,要烧的起钱;第二,要有自己核心资源与产品。只有专业的,专科的,才可以持续走下去,因为疾病太多,医生也太多,中国太大,不可能医疗的所有方面都做,所有都做就危险了,天女散花一样钱就没了。但你在某一个专业做好了,在一个专业把所有医生都吸纳进来了,那就厉害了。以我们“小大夫漫画”为例,我们的核心产品就是科普,我们全部推广的就是“熊猫医生”,以科普为基础,我们以后可以拓展到治疗,预防等等。而且,我们现在也不断创新,开始尝试新的展示模式,比如动漫、动画片、小电影、微视频都可以尝试做。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肯定可以将互联网下的医学科普做好,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其实很多疾病时可以预防的,但是不知道你就无法预防,怎么知道呢,那就是依靠科

  普,所谓防患胜于未然。我觉得科普要比多建医院多做手术更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可以预防,就会减少很多的后期治疗费用与治疗资源,有很多的疾病,比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等等,很多人不懂,不了解,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翻过“围城”,真正将医学科普深入到普通民众里面去。

  Tips:“小大夫漫画”微信平台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科主任缪中荣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以舟大夫共同运营, 该平台用幽默诙谐, 简单易懂的漫画描述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与肯定,是“互联网+医学科普”的成功典范。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