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引发的论战:中国式新药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2016-10-18 09:59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03日讯 日前,在莫干山举办的“生物医药研讨会”上,针对中国式新药投资的机会与风险这个话题,9位重量级投资人进行了深度讨论,一起来看看投资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的吧。

  投资者眼里今天中国式新药投资的特点

  朱忠远(毓承资本合伙人):我们对美国的投资策略是寻找最好的模式投资。现在中国有特点的创新公司也挺多,我们还是想立足本土,寻找有中国特色的项目。我们对中国的投资策略是“build”,那些未被满足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需求,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细分的市场,也可以从全球引进一些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甚至可以组一个团队。

  我们是比较大胆的,看准一个地方就下重金,愿意去组一个赛道。我们相信赛道对了,团队出来了,中国有一个这么大的未满足需求,肯定会有好的产品出来的。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组赛道、卡位”。

  赵春林(康桥资本):关于新药研发怎么投,我觉得就做两件事:看人和看事。看人看什么?第一这个人要在药厂干过,最好从研发到临床都干过,参加过西药研发的也可以。第二这个人要熟悉国内的行业环境,在国内做过西药研发。但是完全符合这两点要求的人并不多。

  看事怎么看,我们现在不敢做新靶点,又不屑做仿制药,我们要做的是已经验证的靶点新分子。靶点明确了,国外也有几个支撑的大药,新分子稍微有点区别,有点中国特色,这种项目就可以。全新靶点的新药项目,还是让资金宽裕的大公司去做比较稳妥。当然,如果这个靶点已经有一大推药物,我们的兴趣也不会大。

  牛洪森(蓝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我现在主要在做用资本来孵化培育创新药。中国现在的创新环境有非常明显的一个转折点,未来的大趋势很可能是创新药一个新的策源地。我个人倾向于投原创型,源头创新对我来讲比较有吸引力。

  现在中国搞新药研发的有两批,一批是海归创建的,另一批是把项目引进来做开发的,但第二种方式并不是创新。中国未来要有源头创新的能力,如果有创新点或者合适的创业者的话,我希望用基金来扶持创业公司。

  徐海瑛(诺华中国区总裁):我们选项目的标准是看企业将来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国内市场上生物医药企业的估值比国际上的贵很多,这么高的估值如果仅限于中国市场,那何时能盈利是非常大的问题。高估值的背后还有同质化的问题存在,在确定的靶点找到真正有吸引力的新分子并不容易,我们还是要在意高估值下的国际竞争力,这样资本才能收回。

  另外,我觉得还应该关注中药,虽然现在我国的中药情况不容乐观,有很多安全隐患,也没有创新能力,但我们应该有些动力去和领先的科学家或者研究人员一起努力,最起码不应该比日本落后。

  如何看待投资项目的不确定因素?

  朱迅(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理事长):我们对中国创新药的投资还处于非常早期。整体的不成熟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业者不成熟,二是投资者不成熟。我的投资逻辑是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技术或概念,但即使是好概念也不一定是好产品。我们必须要把一个好想法或技术变成一个好产品。创业者和投资者应该关注“in-license”这个方面,中国在新药前期研发这一阶段做的并不好,重大新药专项成功的鉴定标准绝不是新药获得审批后的高利润。很多国内搞创新药物的人认为新发现的化合物就一定能成药,这种逻辑对投资者来说有很大投资风险。

  卓永清(RDPAC前主席):在中国,一个创新药从审批到进入市场要好几年,等到进入市场,仿制药也快开始分割市场,那投资新药能否回本都成为问题。但又不能完全不考虑国内市场,所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升级转型,需要培育药品创新的生态环境,改革审评审批制度、优化市场准入机制才能开启医药行业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中国的儿童、老人用药存在很大问题,很多人去欧洲、日本买药就是因为他们的药剂型好,所以我们与其担心一致性的问题,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为老人和儿童改进药物剂型。研发出真正有价值的新药,制造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效安全的仿制药,将使投资者得到理想的回报,也能支持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王进(建信资本合伙人):中国现在研发新药的环境条件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投资做创新药或者仿制药的项目也很多,但投资中国新药研发还是风险太大。那么我们能否把中国的临床发现带到美国去重组,早期项目认证以后再到中国做研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临床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当然我对中国做创新药研发很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有巨大的知识财富和创新能力,但我们可能需要改变一些观念,让资本“出海”。另外比较遗憾的是中国创新药研究领域缺少具有创业精神的人和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多些耐心和信心去做项目。

  林亮(礼来亚洲基金投资总监):从金融上来讲,一般风险越高,回报越高。但是现在国内做创新药投资的风险增加而回报却降低了。那怎么平衡风险和回报?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投资那些有突破性疗法,能带来巨大临床价值的药物,并且它的估值要相对比较合适。我觉得投资和新药研发创新是一个互动互促的过程,新药研发创新不可能脱离中国这个大环境。

  研发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很关键的,要把项目已经完成的数据明确的阐述出来,把亮点凸显出来,就能够比较好的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兴趣。

  从市场的角度对创新药研发走向的分析

  徐佳熹(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所有的投资最后都要到二级市场买单,无论是早期投资还是中期、末期。从整个东亚的各个经济体的发展路径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缺乏理性的估值体系,但有着巨大的热情,因此二级市场可能会迎来创新药的估值的泡沫,或者说已经有泡沫了,并且可能越来越大。

  对于不同的创新药企业存在不同的成功路径。很多大企业会采取量入为出的做法。对于研发型企业来说,由于利润本身的限制,没有办法在A股主板上市,会在新三板上市,需要不断的丰富pipeline来吸引投资。

  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一样,会有非常大的估值波动,所以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未来创新药热潮中擦亮双眼。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