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应该怎么护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病原因

2017-06-17 14:23 来源:网友分享

一、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怎么回事

  后纵韧带骨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的常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血觉等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但在这些患者中,12.6%患有糖尿病,而有隐性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可见葡萄糖代谢与韧带骨化倾向之间有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东亚地区以稻谷为主食的民族中,韧带骨化症的发病率特别高。

  由于韧带骨化症患者常同时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或家族性低磷酸盐性佝偻病,提示钙磷代谢异常可以导致韧带骨化。虽然血液化学测定常为正常,但钙摄入量试验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肠腔钙吸收有降低的趋势。

  创伤因素与该病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后纵韧带和椎体后缘静脉丛之间关系紧密,当外伤或椎间盘后突时,静脉易遭创伤作用发生出血,并进入后纵韧带引起钙化、骨化。

  此外,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还有全身性增生的倾向,除合并脊柱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之外,还常伴有前纵韧带、黄韧带骨化。故有人认为,后纵韧带骨化可能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骨化的局部表现。

  总的看来,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尽管日本厚生省大力组织了多年的研讨,但至今仍停留在推测及学说阶段。

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症状

  1、一般概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与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或是病变进程较快及遇有外伤时,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时,则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

  2.颈部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颈部可由无痛而逐渐出现轻度酸痛及不适;颈椎活动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受限,以头颈后伸受限为明显;当被动活动超出其正常活动范围时,可引起颈部疼痛或酸胀感。

  3.神经症状

  主要是脊髓压迫症状,其特点是不同程度的、可有间歇期的、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一般先从下肢开始渐而出现上肢症状,少数病例亦可先出现上肢症状或四肢同时发病。

  1)上肢症状:

  主要是一侧或双侧手部或臂部肌力减弱,并又出现麻木、无力及手部活动灵活性减退,严重者不能拿笔、持筷或捏取细小物品;患者握力大多减退,肌肉呈中度或轻度萎缩,尤以大、小鱼际为明显,检查时可发现有痛觉障碍;霍夫曼征多为阳性。

  2)下肢症状: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抬举困难,拖地而行或步态颤抖不稳,有踩棉花感。内收肌痉挛明显者,行路呈剪式步态。同时可有双下肢麻木、无力及痉挛,严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完全瘫于床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髌阵挛阳性,病理反射多为阳性,可有深感觉及浅感觉减退。

  3)其他症状:

  主要是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小便失禁;排便功能亦多低下,每3~5天一次,常有便秘及腹胀。患者胸腹部可有束带感,并易于查出痛觉障碍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怎样治疗

  1、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保守治疗

  对于有颈项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局限性症状以及具有轻度神经症状的患者,例如有双手手指麻木等的病例,应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膏药外敷、温热理疗、支架疗法和注射药物等。口服药物常用的有止痛解痉剂、消炎镇痛剂和肌肉松弛剂等。此外,为了改善神经症状也可用维生素B12制剂。膏药外敷可缓解局部疼痛,使用具温热效应与清凉效应的膏药都可有收效。温热法是理疗的手段之一,如石蜡疗法等,对相应的病例很有效。支架疗法的目的是保持颈椎安静、矫正颈椎的不良位置与姿势以及防止颈椎的非生理性运动,有软型与硬型两种支架可供选用。支架制动2~3个月后症状多获缓解。但是,颈椎的间歇性牵引法与推拿疗法因有引起症状加重的病例报道,不应选用。用于注射的药物有消炎镇痛剂,维生素B12制剂等常规药剂也确有一定疗效,近年来亦用于临床,显示其确有镇痛效果。此外,前列腺素制剂也被用来改善脊髓的血流,对于手足麻木者具有疗效。

  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1)基本原则: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解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对脊及神经根的压迫,但在具体要求与操作上一定要细心、耐心和精心,否则易造成手术疗法的失败。

  (2)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有两种减压法,即自前方显露椎体、刨削切除椎体、刨削切开骨化的后纵韧带,将漂浮的后纵韧带拉向前方,再于椎体刨削部植骨固定的前路法和自后方入路,切除椎板扩大椎管以期对脊髓减压的后路法。两种方法现均较定型,现分别叙述如下。

  A.病例选择:骨化范围(或脊髓受压的长度范围)为3个椎体以下者,适用前路法。因为前方减压融合术适应证是骨化范围较小,最多是4个椎体者,但在某些情况下骨化范围达5个椎体时也还能施行手术。

  B.术前准备:术前先给患者装上Halo支架。手术时,Halo支架的前方暂时拆除。

  C.手术步骤:以脊髓造影片所示的充盈缺损处为中心,切除2~3个椎间盘,再用咬骨钳将椎体部分咬去,并用气磨钻磨削切除椎体的后缘。随着椎体后缘的切除,黄白色的骨化的后纵韧带便逐渐显露于术野。骨化物的四周,即其与椎体相延续的部分应完全削开,以使骨化物游离。

  上述操作应在显微镜下进行,为了避免对脊髓的异常压迫,切勿随意牵拉骨化物,待到确认骨化物四周均已软化时即暂停操作,并让骨化物逐渐地自行向前方浮升。

  D.术后处理:术后2~3周以CT观察,此时显示骨化物大多都向前方移动。被削除椎体处植入髂骨块者,可允许于术后1周左右在Halo支架支持下开始步行。症状改善的时间因病例而异。病变早期施术者可立即改善;晚期施术者则要在术后2~3个月方才恢复;也有因减压的刺激而引起暂时性上肢瘫痪者,大多在术后1~2个月恢复。

  后方减压法即椎板切除术,或称椎管扩大术,适用于多个椎体后纵韧带骨化者,由桐田开始应用,现已得到推广。椎板切除的范围为脊髓造影所见阻塞部分再加上上、下各1个椎体。手术时先将诸棘突切除,再用咬骨钳咬薄椎板,然后用气钻将椎板继续磨削到硬膜也能隐约可见的菲薄程度,此时用剪刀将菲薄的椎板自正中线处切开,并向左右扩延,使硬膜囊逐渐膨隆而获得减压效果。与普通的椎板切除术相比,此种椎板切除术可以免除硬膜囊与脊髓的部分性膨隆,从而开创了一下子就将脊髓全段性减压的先例。此外,研究者们也探索了多少还保留一些椎管形态的椎管扩大术。如今已有将椎管中间敞开而两侧保留的岩崎法,正中切开加植骨的黑川法,只切开单侧椎板的平林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作者选用较方便的岩崎法,即用咬骨钳将椎板咬薄,其正中部则用气磨、钻磨削到几乎穿透到硬膜的程度,然后再在椎板的两侧刨掘出两条沟槽,以便翻开并扩大椎管。

  (3)术后处理:

  术后一般卧床2周,并逐渐利用支具进行站立位及步行训练,约2~3个月后出院。

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之对手术期望值高,担心愈后,术前都存在焦虑心理。首先主动热情地与病人进行交谈,运用专业知识向病人解释病情、讲解手术方法及介绍成功病例,并关心、鼓励、安慰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训练

  由于术中要求病人俯卧位约4h,因此术前一周开始指导病人进行俯卧位练习,在肩胸部垫一大软垫,颈部采用颈托制动,两臂并拢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上,两腿微微分开。每日分2组练习,开始每次俯卧30min~40min,每天增加30min~40min,以后逐渐增至每次3h~4h,以适应术中体位要求。

  3、有效咳嗽的练习

  指导病人先深呼吸,然后轻咳数次,使痰液咳至支气管,在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每天练习4次,每次15min,时间安排在餐前和睡前30min。

  二、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病人回病房后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护24h~48h,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和意识情况,特别要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床头备雾化吸入器和吸痰器,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及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引流情况

  切口引流均为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通畅。负压吸引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脊液漏出。每半小时挤压1次引流管,以确保引流管通畅。负压吸引器每日更换1次,术后24h~48h引流液量明显减少,<50mL即可拔出引流管。

  3、体位护理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或侧卧位,颈佩戴颈托制动,平卧时将砂袋置于头部两侧,翻身时颈托庆佩戴牢固,保持双肩和双耳廓在同一平面上,身体以倾斜45度。

  4、功能锻炼

  为了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减轻肌肉萎缩和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鼓励病人从术后第1天开始做功能锻炼。

  (1)肢体训练

  上肢功能练习方法:由于每块肌肉都有相应的神经支配,可以通过练习观察颈部各种神经反射和上肢灵活度,练习时以主动练习为主,被动练习为辅。术后第1天开始练习双手握拳;腕关节背屈、掌伸、桡屈、尺屈;尺桡关节旋前、旋后;肘关节前屈、旋前、旋后。每日分3组练习,每组练习15min~20min。下肢功能练习方法:①股四头肌练习,膝下垫一软枕,做伸膝动作30次,每次伸直后持续5s~10s,每天做3组;②髋关节做前屈、外屈、内旋、外旋等运动;③踝关节背伸10度,屈曲45度,每组80次,每天3组。

  (2)行走练习

  卧床休息3周后,在护士的指导和协助下练习,先在床上坐起的训练,然后床边坐起,扶床站立逐渐过渡到床边步行、室内行走、走廊行走。刚开始下床活动时,以短距离缓慢行为主,逐步适应,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直立性低血压症状。

  3、健康宣教

  指导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的发生。鼓励排痰、做深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定时翻身叩背,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骨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