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长期用闹铃可能会导致这些疾病!

2016-12-27 21:25 来源:网友分享

  每天被闹铃催着起床,着实让人心烦,声音太刺激,还可能引发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等疾病。

  上海睡眠专家主任医师施明表示,声音较大的刺激性闹铃容易使人受到惊吓,引起血管收缩,加快心跳,诱发或家中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

  刺激性铃声还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变得高度紧张,使肠蠕动加快,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口不好、便秘或腹泄等。

  此外,由于长期在刺激中被惊醒,内分泌系统容易紊乱,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容易出汗等。

  闹铃还会影响到人的情绪,使人惊醒后精神亢奋。长期如此还容易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压抑,甚至失眠。

  施明建议,最好将铃声设置为节奏较慢、音律舒缓的音乐,而且声音不能太大。另外,闹铃不要放在枕头旁或下面,要放在距离枕头1米的低矮家具上。施明还特别指出,不要用手机做闹铃,因为除上述引发的问题外,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还指出,手机做闹铃会增大辐射强度。

  “保持规律生物钟,每天按时自然醒最好不过了。”施明说,每天养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的习惯,尽量少熬夜,睡前1小时别饮酒、读书和吃辛辣食物,少看刺激性电视节目和上网,都能调顺生物钟。

扩展阅读:


一、脑动脉硬化症的症状

   临床表现

   脑动脉硬化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 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

   脑动脉粥样硬化未引起血管合并症和脑供血障碍前可无症状,但常见以下表现:

   1.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等,病情起伏波动。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栓子脱落偶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IA),如同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绞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间歇性跛行,脑动脉硬化可在慢性脑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综合征。国外学者将心绞痛视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将TCIA(心源性除外)视为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

   3.眼底动脉硬化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严重者呈银丝状及动静脉交叉压迹。掌颏反射、吸吮反射阳性,有脑卒中史患者可遗留脑神经损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定位体征。

   诊断

   根据患者隐袭起病,表现慢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无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体征,眼底及全身动脉硬化表现明显,常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结合彩超检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TCD检测脑动脉血流状态,CT和MRI显示多发性腔隙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如有过TCIA或脑卒中的患者可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ICU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