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证实“脸盲症”大脑活动原理

2017-06-02 21:38 来源:网友分享

  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的科研小组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证实了人在正常识别他人容貌时,大脑中只有相关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而与识别容貌无关的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该研究有望为治疗无法分辨他人面孔的“脸盲症”铺路。

  据日本共同社3月12日报道,该研究发现,即使没有“脸盲症”的人在识别颠倒过来的脸部照片时也会遇到困难。当识别正常方向的面孔时,负责“识别容貌”的大脑神经细胞十分活跃,而当看到倒立的面孔时,识别其周围物体的神经细胞同时被激活,因而妨碍了正常的识别过程。

  科研小组成员、东京大学特任助教(神经认知科学专业)松吉大辅等人向20名男女受试者出示了约200张倒立的脸部照片,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测试其脑部活动,从而得出了以上结论。

  据松吉介绍,人在识别容貌时,右脑颞叶中有几立方毫米的狭小范围的神经细胞十分活跃。负责识别容貌的大脑部位因疾病和事故等受损会导致脸盲症,而另一方面,每50个人中就有1人属于先天性脸盲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