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是怎么回事呢 高烧不退的危害

2017-07-27 12:16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问题导致高速不退呢

  正常成人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在体温过高时使用药物降温。要避免用药过量和在短期内反复用药。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应设法多进富含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易消化的质饮质饮食,包括新鲜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适当使用镇静药,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灵等药。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测体温一次,其他时间4~8小时一次,并记录下来,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 所以,高烧时应重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经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自然就会退烧了。

二、高烧不退会引起什么病

  发烧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正常情况下,当体温超过38.5度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就诊,采取必要的手段使体温下降。有些病人经过简单的治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但也有一些人会一直高烧不退,让病人和家属都焦急不安。
  医学上认为,一直高烧不退会引发严重后果,如果体温太高很可能会引起以下并发症:
  1.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高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同时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患儿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搐,热度不仅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2.热性惊厥。有些患儿发热时可发生抽搐,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一般发作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3.脑水肿。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可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以上高热时必须紧急处理。

三、高烧不退需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是全面的体格检查,然后是根据症状逐步安排一些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 寒战高热时应作血培养,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检查:对诊断疟疾、回归热、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钩端螺旋体病等很有帮助。
  3. 高热超过1周,应作肥达反应及外斐反应、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4. 怀疑呼吸系统疾病,应做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检查,做痰培养,痰涂片检查。
  5. 怀疑肝脏疾病,应做肝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
  6. 有出血倾向,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等。
  7. 怀疑泌尿系统感染,应做尿培养。
  8. 有关节痛者,应做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及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血沉、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等检测。
  9. 高热原因未明,用抗生素无效者,有必要做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
  10. 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阳性,见于伤寒、副伤寒;外斐反应阳性,考虑斑疹伤寒;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考虑布氏杆菌病;嗜酸性凝集试验阳性,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冷凝集试验阳性,考虑支原体肺炎等。

四、高烧吃些什么水果能缓解

  1、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是夏季食用率最高的水果之一。感冒加重时会出现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症,适当吃点西瓜正好能缓解相关症状,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高烧大量出汗后,如果不吃不喝很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最好先吃点西瓜或喝些鲜榨西瓜汁,它们可以帮助退烧、补充体液、消肿利水。在炎热的夏季,小儿发热时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可解暑生津利湿。
  2、梨
  梨性凉,味甘,可以生津、清热化痰。对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咳嗽出痰等症状都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梨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风热感冒患者,可以用生梨一个,洗净连皮切块,加冰糖炖水口服,会有很好的疗效。梨子本身具有清热效果,能止咳化痰,但是因为它属于凉性水果,对于一开始就是风寒而引起的咳嗽不具疗效,甚至可能会加剧咳嗽情形;不过可以藉由炖煮梨子的方式来转变它的性质,让性质转温和,就能拿来当作止咳妙方。
  3、马蹄
  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凉血解毒等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特别适合。就其营养而言,荸荠富含碳水化合物,热量却不是很高,同时又含有丰富的磷及抗菌成分荸荠英,不仅对骨骼、牙齿的发育有利,还可促进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同时又有抑制大肠杆菌等细菌的作用。
  生吃虽然清脆可口,但还是洗净煮熟食用最好,且煮过的荸荠更甜、口感更好。发热时吃荸荠,与梨、藕、芦根等汁液配伍效果更佳,不过它仅是食疗的辅助方法,当高热不退或病情加重时,还应及早就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