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会有哪些症状 引起艾滋病的因素有什么

2017-09-06 06:50 来源:网友分享

一、艾滋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艾滋病症状

  典型症状: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使得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头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多数症状轻微,持续1-3周可缓解。此外,HIV在进入体内5天左右即可于外周血中检测出病毒成分,如HIV-RNA和P24抗原,而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

  相关症状: 不明原因发热 免疫力降低 HIV感染 反复感染

  一、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三期,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 急性期

  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初次接触HIV后2~4周左右。在此期间,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使得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头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多数症状轻微,持续1-3周可缓解。此外,HIV在进入体内5天左右即可于外周血中检测出病毒成分,如HIV-RNA和P24抗原,而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

  另外,约9%的病人可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2. 无症状期

  本期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具有传染性。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个个体的病程进展有所不同,其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一般认为经血途径感染者此期较短(数个月至5年,平均2年),而性途径感染者较长(6~12年,平均8年)。

  在无症状期,HIV在人体内一直维持着高度复制平衡状态,也就是病毒每天大量的产生,但同时也大量的被清除,不断的感染和杀伤T淋巴细胞,也不断的突变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击。结果在HIV感染者身上会整体表现出:

  ⑴T淋巴细胞逐渐缓慢下降,有报道平均每年的下降数目为40~60/mm3;

  ⑵血中病毒量基本维持此低水平不变,为相对动态稳定平衡状态,但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静止的状态,而是HIV不断产生即不断被清除所得的动态平衡;这种快节奏高速率的动态过程,在大量的研究中已多次证实;

  ⑶遗传基因快速的突变,从发病机制的研究来看,这个阶段是一个缓慢的CD4细胞的缺陷期, 这缓慢的免疫功能损伤使病人有着发生致命性感染的潜在风险。

  3.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在长时间的无症状期后,病人可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渐进性消瘦等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肿性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

  此期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PGL),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此外,大约有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会出现卡波西氏肉瘤,它是一种紫色的斑块,可出现于全身皮肤,但常见于四肢,亦可出现于口腔粘膜内,皮损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局部皮肤损伤可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或感染霉菌,偶尔这种斑块亦可出现于内脏并扩散开来,但卡波西氏肉瘤并不构成HIV-1感染的死因,这类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仍是感染。还有少数的HIV-1感染者表现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等其他恶性肿瘤。

  二、HIV感染的三种临床类型

  (1) 典型进展者

  在感染早期,其免疫功能未受损害,但在8~10年内免疫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发展成为艾滋病。

  (2) 快速进展者

  这个群体的CD4细胞计数在2~5年内迅速下降,抗HIV的抗体水平很低,而且该抗体中和HIV的能力也较差,也可能有增强抗体。快速进展者中最显著的特征是HIV感染后一直维持较高的病毒载量。

  (3) 长期存活者(又称长期不进展者)

  这些感染者能维持健康状态达12年以上,目前最长已达17年,并且CD4细胞计数维持正常。此群体在所有感染者中的比例一般为8~10%,多为血友病患者、静脉吸毒者、异性接触者和新生儿。长期存活者常常具有如下特征:病毒载量低(血浆和PBMC)、HIV毒株是相对非致病性毒株、针对个体中现存HIV毒株的抗体不会加重感染、PBMC产生Ⅰ型细胞因子、CD8细胞抗病毒反应很强。

  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包括:

  ⑴感染了复制能力较弱的减毒株(nef缺失);

  ⑵CD8细胞抗病毒反应很强;

  ⑶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IL-12);

  ⑷可检测到自身毒株的中和抗体;

  ⑸人体强壮;

  ⑹缺失一个CCR5的等位基因,CD4细胞上CCR5受体的表达降低,影响NSI毒株的播散。

二、艾滋病的因素有些

  艾滋病病因

  主要病因: 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一、发病机制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能够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而一旦受HIV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此时病原体得以乘机经血行或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 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便是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病毒侵入人体后,侵犯免疫细胞中的T4淋巴细胞,使之失去免疫功能,极易受到感染,因此病人在发病期表现为易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原虫和癌细胞感染,因失去免疫功能,无抵抗力,最终死于各类感染。病人初期表现为急性反应期,会有发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现象。约二十天后,转入窗口期,成为潜伏期带毒者,无症状表现,此期数年或更长时间。有些得了艾滋病毒的人,误以为自己没有吃药,也很健康,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艾滋病毒有潜伏期。在这段时间内,病人体内有足够的T细胞,可以抵抗病毒。但是病人体内的T细胞却一直不断在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免疫力越来越差,CD4细胞可能少于200/ml,病人开始出现卡波西氏肉瘤与伺机感染,就进入了后天免疫不全综合症,也就是艾滋病。

  二、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中HIV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一般的接触也并不能传染艾滋病,如共同进餐、握手等。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如果离开人体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就会死亡。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

  A)唾液传播

  一般接吻不会感染艾滋病。但若健康一方口腔内有破损伤口,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伤口,双方接吻时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破损处而传染。汗液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但是其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带有少量病人血液,毛巾上也可能有精液,因此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时便可能感染,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和别人共用。

  B)性交传播

  性交传播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而口交传播的机率非常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一般来说,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肛门的内部结构较为薄弱,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精液中的病毒可能通过这些小伤口进入未感染者体内繁殖。这就是为什么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者更加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

  C)血液传播

  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取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可能含有艾滋病毒,使用该血液制品就可能感染HIV。另外,使用不洁针具可传播艾滋病毒。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不光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例如:肝炎)也可能通过针具传播。所以,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等都十分危险。

  D)母婴垂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在怀孕、分娩或是母乳喂养过程中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抗艾滋病的药品,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不应该用自己母乳喂养孩子。

三、艾滋病的预防手段有

  艾滋病预防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2.特异性预防

  A)随着1993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B)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C)阻断母婴传播: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3.综合预防

  A)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B)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取缔暗娼;

  C)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D)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E)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F)国内供血者严格排选,应逐步做到检测HIV阴性方能供血,严防HIV传播;

  G)献血、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H)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I)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J)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四、艾滋病的护理方式

  艾滋病一般护理

  1、避免或减少危险行为:节制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母婴传播率50%

  2、放弃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戒毒、降低危害策略

  3、药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抑制、脂肪代谢障碍

  4、依从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病人高度的依从性是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HAART疗法治疗复杂,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大,需长期服药;监督患者服药

  5、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预防感染、适当加强锻炼

  6、家居护理;预防HIV在家中传播、勤洗手、正确处理污染物、包扎伤口、不要共用个人物品。

  艾滋病对症护理

  艾滋病有关的常见症状:发热、腹泻、口腔感染、皮肤损害

  1、发热

  热型为不规则热

  病因:各种机会性感染、HIV病毒、肿瘤、药物

  护理措施:定时观察体温、采取降温措施: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补充足够的营养及水份、保持皮肤干燥。

  2、腹泻

  持续性慢性腹泻,多为水样便,体重下降明显

  病因:HIV病毒;胃肠道机会性感染(细菌.原虫.病毒.真菌.肿瘤)

  护理措施:观察排便次数、性质、量、伴随症状及时留取标本,补充营养及水份,肛周皮肤护理,卧床休息

  3、皮肤损害

  皮肤是HIV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AIDS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

  病因:疱疹病毒、真菌、细菌、非感染性(脂溢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皮肤干燥病等等)

  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未破水疱注意保护,已破水疱防止感染;必要时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

  4、口腔感染

  常见有口腔念珠菌病、毛状白斑、HIV相关性牙周炎

  病因:细菌、真菌、病毒

  护理措施:保持口腔清洁,抑制霉菌生长:碱性药物漱口或擦拭口腔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艾滋病

挂号科室:性病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传染,暂无预防疫苗,本病的预防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性活跃人群男同性恋尤为多见 常见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鹅口疮[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