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 21:44 来源:网友分享
一、病因
1、水源污染(40%)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慢性病人、恢复期及无症状包囊携带者。因为包囊对外环境抵抗力强,在粪便中可存活5周,如污染水和食品,会传播本病。急性期病人常排出大量滋养体,但在外界环境中迅速死亡,故急性期病人不被列入主要传染源。人是溶组织阿米巴的主要宿主和贮存宿主。猿类、猪、犬、鼠等虽均可自然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但其作用的传染源意义不大。经口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水源污染引起地方性流行。
2、生食污染(35%)
生食污染包囊的瓜果蔬菜亦可致病。苍蝇、蟑螂也可起传播作用。男性同性恋中偶可由口—阴部接触受感染。
3、其他因素 (20%)
人群普遍易感。性别无差异,婴儿与儿童发病机会相对较少。营养不良、免疫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病机会多。人群感染后抗体滴度虽高,但不具保护作用,故重复感染较多见。
流行特征: 分布遍及全球,以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为高发,感染率高低与卫生情况及生活习惯有关。少数不发达国家居民,感染率估计达50%。在世界分为内平均感染率约10%,我国近年来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病例以少见,仅个别地区仍也病例散发。
二、病理生理
(1)发病机制:
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品和饮水,经胃后未被杀死的包囊随食物与肠蠕动推进至小肠下段,经胰蛋白酶作用脱囊而逸出小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内,此时宿主成为无症状带虫者。如感染虫主为侵袭性,则小滋养体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即侵入肠壁组织并转变大滋养体,吞噬红细胞及组织细胞,损伤肠壁,形成病灶。溶组织内阿米巴对宿主的侵袭力通过触杀(接触性杀伤)机制,其包括粘附、酶溶解、细胞毒、胞吞噬等连续过程。粘附指滋养体报末有半乳糖特异性粘附素,与靶细胞膜上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半乳糖胺发生配体—受体性结合,粘附后数秒钟内滋养体靶细胞作出致死性作用,2min后靶细胞就死亡。滋养体的粘附作用使靶细胞内Ca2 浓度持续显著升高是造成靶细胞死亡的部分原因。溶组织把米把含有较多的蛋白水解酶,蛋白酶溶解细胞外基质固定细胞核组织结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对人体分泌型IgA分子起降解效应以逃避免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亦具有肠毒素样活性,其分泌的成分可引起腹泻。治愈后血清IgG可持续数年,但滴度渐降。阿米巴病人的IgG和IgM抗体仅对免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无保护作用。特异性细胞免疫受抑制,血中CD4 /CD8 比值下降,推测CD2 亚群中TH2被活化,促使IL—10分泌,负调节细胞免疫,使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细胞。
(2)病理解剖:
病变在结肠,依次多见于盲肠、升结肠、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和回肠末端。典型的初期病变为细小的、散在浅表糜烂继而形成较多孤立而色泽较浅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粘液和滋养体。溃疡自针帽大小至3—4cm,呈圆形或不规则,溃疡间粘膜正常。当继发细菌感染时粘膜广泛充血水肿。如溃疡不断深入,可状况破坏粘膜下层使大片粘膜坏死脱落,若再更深陷累及肌层及浆膜层时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慢性期病变,组织迫害与修复并存,肠壁肥厚或偶可呈瘢痕性狭窄、肠息肉、肉牙肿等。
1、无症状的带虫者:
患者虽然受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而阿米巴原虫仅作共栖存在,约有90%以上的人不产生症状而成为包囊携带者。在适当条件下即可侵袭组织,引起病变,出现症状。因此,从控制传染源及防止引起致病的观点出发,以于包囊携带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给予治疗。
2、急性非典型阿米巴肠病:
发病较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可有腹部不知,仅有稀便,有时腹泻,每日数次,但缺乏典型的痢疾样粪便,而与一般肠炎相似,大便检查可发现滋养体。
3、急性典型阿米巴肠病:
起病往往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大便次数逐渐增加,每日可达10~15次之多,便时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与里急后重,后者表示病变已波及直肠。大便带血和粘液,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糊状,具有腥臭味,病情较者可为血便,或白色粘液上覆盖有少许鲜红色血液。患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在早期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可有升高,粪便中可查到滋养体。
4、急性暴发型阿米巴肠病:
起病急剧,全身营养状况差,重病容,中毒症状显著,高热,寒战、谵妄、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大便为脓血便,有恶臭,亦可呈水样或轿水样便,每日可达20次以上,伴呕吐、虚脱,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电解质紊乱。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易并发肠出血或甩穿孔,如不及时处理可于1~2周内因毒血症而死亡。
5、慢性迁延型阿米巴肠病:
通常为急性感染的延续,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病程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在间歇期间,可以健康如常。复发常以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饮酒、受寒、疲劳等为诱因,每日腹泻3~5次,大便呈黄糊状,可查到滋养体或包囊。患者常伴有脐击或下腹部钝痛,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
阿米巴肠病需和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
1、细胞性痢疾: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抗生素治疗有效,粪便镜检和细菌培养有腲于诊断。
2、血吸虫病:
起病较缓,病程长,有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中可发现血吸虫卵或孵化出毛蚴,肠粘膜活组织中可查到虫卵。
3、肠结核:
大多有原发结核病灶存在,患者有消耗性热、盗汗、营养障碍等;粪便多呈黄色稀粥状,带粘液而少脓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胃肠道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4、结肠癌:
患者年龄较大,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变细,有进行性贫血,消瘦。晚期大多可扪及腹块,X线钡剂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5、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症状与慢性阿米巴病不易区别,但大便检查不能发现阿米巴,且经抗阿米巴治疗仍不见效时可考虑本病。
饮食适宜:1.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2.宜吃酸性重的食物;3.宜吃燥热的食物。
宜吃食物
狗肉属于燥热性的食物,可缓解肠道内的湿性环境,从而抑制阿米巴的繁殖。250g与黄豆同炖。
柠檬酸性的食物,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5片用开水泡食。
白醋具有很强的酸性,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有利于削弱阿米巴对肠道组织的损伤。10-20ml调味用。属于调味品,可以每餐食用
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的食物;2.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3.忌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牛奶蛋白质丰富,可为肠道的阿米巴原虫提供充足的营养原料。宜吃果汁等酸性的食物。
奶油过于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可造成肠道原虫的繁殖增加。宜吃清淡一些的白菜、韭菜等食物。
蛋糕油炸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肠道蓄积明显,不利于肠道的蠕动。宜吃蒸煮型的面食。
阿米巴肠病饮食原则
(一)、验方一
药物:乌梅肉20~30克,生姜5~10克,绿茶叶3~5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乌梅肉弄碎,生姜切丝。将乌梅肉、生姜、绿茶叶一同放人锅内,煮沸5分钟,拌入红糖。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主治: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的辅助治疗。
(二)、验方二
药物:翻白草(无藕)25克,甘草6克,赤芍6克。
用法:将翻白草、甘草、赤芍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阿米巴痢疾的辅助治疗。
(三)、 食疗方:
1、绿茶叶30g,开水1碗局出味,1天分2到3次服。
2、木耳5g,红糖60,加水一碗半煮熟,连渣服用,每天1次或分2次吃。
3、黄花菜30g,红糖60g,用水烫熟煮烂,每天1。次或分2次食用。
4、新鲜马齿苋60g,捣碎,加水4碗和适量红糖,煮剩3碗,每服1碗,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