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是一种晚期梅毒 它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2016-12-14 18:08 来源:网友分享

一、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

  根据本病的病理变化同时具有炎性和退行性改变的特征、病变损害的范围以及进行性病程,其临床表现是复杂而多样的。
  1.起病及病史
  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前5~20年内有冶游史。
  2.精神症状
  (1)早期 以神经衰弱综合征最多见,其次为性格改变,思维迟钝,智能障碍,情绪抑郁及低级意向增加;
  (2)进展期 以日趋严重的智能及人格障碍为主,常表现为知觉、注意、记忆、计算、思维等智能活动的衰退,性格改变、不守信用、不负责任,行为轻浮、放荡不羁,自私、吝啬、挥霍、偷窃或违反社会道德,幻觉妄想状态,情绪易激惹或强制性哭笑;
  (3)晚期痴呆日重,情感淡漠、意向倒错、本能活动亢进。
  3. 躯体症状
  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发生于中、晚期,病理变化不仅侵犯大脑实质和脑膜,而且还包括脑神经及脊髓等。常见神经体征有阿-罗瞳孔,视神经萎缩,吐字不清或单调脱节,书写障碍,睑、唇、舌、指震颤,感觉性共济失调与锥体束征;癫痫样发作,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和便秘等。
  4.血与脑脊液
  康华氏反应强阳性,脑脊液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增多,胶金试验呈麻痹型曲线。脑电图示弥漫性高幅慢波。

二、麻痹性痴呆的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免疫力。2.多吃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促进愉悦感增加。3.多吃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增加愉悦感。
  深海鱼 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清蒸或煲粥,可经常进食。
  全麦面包 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增加大脑愉悦感。 一般人群均衡经常食用。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进食量。
  南瓜 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都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脑部唯一的能量提供。 可做南瓜饭、南瓜粥、南瓜羹、清蒸食用。一般人群可经常进食。胃热炽盛者、气滞中满者、湿热气滞者少吃;同时患有脚气、黄疸、气滞湿阻病者忌食。
  香蕉 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一般人可经常进食,不宜空腹吃。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慎食;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忌食。
  葡萄柚 葡萄柚里高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尿毒症患者慎食。
  菠菜 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导致忧郁情绪,而菠菜是富含叶酸。 素炒、水煮或与瘦肉猪肝煮滚汤均可,一般人群都适合经常食用。肾炎、肾结石患者、胃肠虚汗、腹泻者忌食。
  饮食禁忌:1.避免进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2.避免进食油炸烧烤类食品及垃圾食品。
  油 条 暂时性兴奋大脑神经,过后会加重焦虑症状。 忌吸烟。
  酒 酒精损害肝脏、神经,还破坏维生素,会加重焦虑症状。 忌饮酒。
  浓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兴奋神经,经常饮用引发脑神经衰弱,加重焦虑症状。 浓茶忌饮,可偶尔和淡茶,有助于安神。最好饮用白开水。
  咖啡 咖啡因兴奋神经,加重焦虑症状。 忌饮用。
  辣椒 刺激大脑神经,兴奋后会加重焦虑症状。 辛辣食物忌食。除辣椒外,还有洋葱片、茴香、八角等。

三、麻痹性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期治疗一般多采用青霉素(Penicillin)或其他抗菌药物,可不致遗留任何缺陷而获治愈。
  (1)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治疗反应,在青霉素治疗前3天,先口服泼尼松(强的松)5~10mg,3次/d。
  (2)青霉素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
  为首选药物。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一般疗法:
  ①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天120万u,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g,4次/日,共10~14天。必要时再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连续3周。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神经梅毒的当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① 结晶青霉素G水剂:1200万~2400万U/d 静脉注射(200万~400万U,1次/4h),共10天,继之以苄星青霉素 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240万U,肌内注射,1次/d,同时加丙磺舒500mg口服,4次/d,共10天,继之以苄星青霉素G肌注,240万U,每周1次,共3次。③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国内采用的驱梅青霉素疗法:
  ① 重症及住院患者,可用青霉素200万U,静脉滴注,1次/6h,连续10~15天。
  ② 轻症或非住院病人,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120~240万U,肌注1次/d,连用10~15天,总量达1200万~3600万U,可同时口服丙磺舒(probenecid)500mg,1次/6h,以减少青霉素的肾排泄,而提高其血清和脑脊液的药物浓度。
  (3)青霉素过敏者
  可改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3次/d,也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0.5g,4次/d,连用30天。
  治疗结束2月后,复查血及脑脊液,如血清反应仍呈阳性或脑脊液细胞数仍见增多,可给予青霉素第二疗程。治疗效果表现在脑脊液细胞数的减少,其次为蛋白质的减低,最后血清反应转为阴性。如脑脊液已完全正常,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进,不是重复治疗的指征。有时即使症状好转,血及脑脊液血清反应仍可持续多年阳性。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轻症病人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经以上治疗后,应定期作脑脊液血清梅毒试验,第1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第2年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至少复查3~5年,如有异常应重复治疗。

四、麻痹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在痴呆患者脑中检出螺旋体是精神医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器质性原因伴发的精神障碍,足以说明同一病因可导致不同的精神症状。本病对脑实质的损害,大脑萎缩,并以额叶的病理改变为突出。脑萎缩,神经细胞变性,脱失,皮质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痴呆,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
  本病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实质而引起的。梅毒螺旋体长约6~20μm,在干燥的环境和阳光直射下迅速死亡,对热敏感,普通消毒剂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死亡。1822年Bayle认为病人所有的精神和躯体症状都是慢性脑膜炎的表现。1857年Rokitansky指出,本病的原发损害系一种间质性脑炎,而大脑实质的损害为继发性的。至1857年Esmark和Jenssen发现这类病人中绝大多数都患过梅毒,1894年经Fournier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初步指出了本病与梅毒之间的关系。直至20世纪初Wassermann发明梅毒补体结合试验后,1913年野口和Moore从70例病人的大脑中发现有14例存在梅毒螺旋体。从此,本病的病因和性质就确定无疑了。由于梅毒螺旋体在脑内侵犯不同的部位,造成不同受侵部位的病理变化,进而临床产生不同的神经、精神体征。
  虽然梅毒螺旋体感染是本病病因,但是否发生麻痹性痴呆,主要取决于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反应。头颅外伤、过度疲劳、酗酒、其他传染病、精神创伤等不良因素,也可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成为发病的诱因。
  还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特殊的亲神经系统的梅毒螺旋体所引起。另有些学者则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或“过敏性” 疾患,但目前都缺乏足够的依据,难以定论。
  神经梅毒通常发生在感染后10~20年,或更长。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表现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的过程。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免疫力强,螺旋体绝大部分被杀灭,无明显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梅毒。约有1%—5%的感染梅毒者可发展为麻痹性痴呆。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痴呆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老年群体 常见症状:记忆力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或失语、失认[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