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二院,想开点药不容易

2015-09-22 11:17 来源:网友分享

  当天下午1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朝阳路的朝阳二院。掀开厚重的门帘,记者走进门诊大厅。由于是第一次来就诊,记者想到问讯处咨询是否需要办卡,但大门右侧的咨询台却空无一人,旁边只有一名保安低头站着。记者随后来到大门左侧的挂号收费处,发现这个窗口位置低矮,即便身高一米六左右的人,也要费力弯下腰才能与挂号员沟通。记者询问:“第一次来就诊,需要办卡吗?”这位四十岁左右的挂号员仿佛没听到,手里操作着电脑、撕票,然后把挂号单给了前一位患者。记者又问了一遍,并把医保卡递给她。她仍没回答,直接问:“挂哪科?”“内科。”“没有!看啥病?”“类风湿,就拿个药。”挂号员没再理记者,而是熟练地输入,打印挂号单,并同收据一起给了记者。拿到后记者发现,上面写的却是“糖尿病中心”。

  “这科室能开抗类风湿药?”带着疑虑,记者来到位于四层的糖尿病中心。在分诊台护士指引下,记者将挂号单放到医生桌上,随后在外等候。记者发现来这里看病的大多是老年人,不少人颤颤巍巍、步履蹒跚。

  大约20分钟后,医生喊记者进去。“大夫,能开点来氟米特吗?”“啥药?我没听说过。治糖尿病的?”“不是,抗类风湿的。”“那你挂我们科干嘛?这是糖尿病中心,我也是学内分泌的,这个药我都不了解。”“那我该换哪个科室?有大内科吗?”“没有,我也不清楚,你问挂号处吧。”

  无奈中,记者又来到楼下挂号处。“你刚给我挂错了,糖尿病中心说不给开类风湿的药。”“那我也不清楚,反正我没挂错。”“那我到底该去哪个科?”“不清楚,要不就把号退了。”记者只好把号退掉,本想去问讯处再咨询一下,但那里还是没人。记者只好来到大厅靠里的一个挂号窗口,问道:“你们医院能看类风湿吗?”“可以,要挂外科。”“那你们有没有来氟米特这种药?”“不知道,你问药房吧。”记者转身来到了对面的药房,询问道:“您好,请问咱们医院有来氟米特吗?”药师回答:“没有。”“我周末下午来问了,当时一位女医生说有的,您能帮忙查查吗?”那位药师这才在电脑上敲了几下,回答说:“没有。”

  二级医院作为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的“夹心层”,本应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帮助三级医院分流,另一方面解决社区医院处理不了的疾病。但记者在就医中发现了药不全、服务态度差、医生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让人感叹对二级医院“爱不起”。《法制晚报》曾在北京做过一项随机调查,57%的患者表示看病还是首选三甲医院,其中78%是因为二级医院“药品不全”。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雷海潮曾公开表示,有些患者过于迷信三甲医院,使二级医院陷入“患者越来越少,医护人员逐渐流失,医疗水平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老百姓更信任三甲医院是事实,不可否认,这对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会有影响,如感到不受重视,影响业务进取心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告诉记者。但要让二级医院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钮文异建议,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避免“高射炮打蚊子”的现象,也利于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卫生部门还应针对二级医院出台完善的行业标准,从服务、药品目录等细节处加以规范,并真正抓起来。针对医院本身,做好业务规划,加强整体管理最为重要。比如药房要做好规划,让常见慢性病患者能看上病,能拿到药;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不让咨询台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二级医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将糖尿病、肛肠病等作为特色专科,有针对性地吸引患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违法曝光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