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有哪些症状_怎么治疗周围型肺癌

2017-10-24 07:3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绝大多数的肺癌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部分即使有症状者,其症状也往往缺乏特征性,难以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重视,这是导致肺癌患者不能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肺癌患者早期会出现一些症状,只是这些症状太过轻微或患者自认为正常而未能引起重视有关。早期肺癌患者症状的轻重有无与肺癌发生的类型、生长部位、病变大小和生长速度有关,总结起来,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1)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痰,部分长期吸烟或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发生肺癌时可能出现咳嗽性质的改变,如咳嗽程度加重、更为频繁、咳嗽声音改变等,但常常难以鉴别,因而极易延误诊断。

  (2)咯血:肿瘤侵犯和破坏支气管粘膜的毛细管或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破裂均可导致痰中带血,临床多为痰中带新鲜血丝或血点,间断或反复出现。早期肺癌少有整口咯血者。咯血较其它症状更易引起患者重视,从而进一步检查发现早期肺癌。

  (3)胸痛:肿瘤位于胸膜附近时,易产生不规则的钝痛或隐痛。当肿瘤直接侵犯壁层胸膜时,疼痛较为尖锐,呈针刺样,在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早期肺癌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很少,有些即使出现疼痛症,其疼痛部位也往往与病变部位不一致。

  (4)其它:如发热、胸闷气短、出现杵状指(趾)、骨关节疼痛等,均较少见。由于肺癌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觉察,因此大部分早期肺癌往往是由于患者因为体检或车祸、外伤等原因在医院拍片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而当患者当真正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体征时,往往已是疾病的晚期。

二、周围型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吸烟

  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2、职业和环境接触

  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二氯甲醚)、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

  3、电离辐射

  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

  5、遗传等因素

  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气污染

  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三、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检查

  1、X线检查

  本病发生于亚段及其以下细小支气管肺癌,形成肿块的形态比较复杂。在掌握本病病理和X线征的基础上,对本病作出正确分型,不仅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亦能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2、多层螺旋CT检查

  多层螺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周围型肺癌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CT靶扫描

  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二、治疗

  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跟其他肺癌的治疗方法一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而且要及时有效。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诊断后尽早考虑手术切除,以微创手术为主。对体质较好,能承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应该行肺叶切除。周围型肺癌的术式与其他类别的肺癌一样,应最大限度地切除癌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

  2、放化疗

  周围型肺癌多为肺腺癌为主,对化疗敏感性较差。因此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治疗,多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能消灭微小转移灶,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但是,局部晚期者同步放化疗还是主要治疗手段

  3、分子靶向治疗

  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周围型肺癌,明确分子诊断,按不同的靶标改变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明显提供疗效。

四、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X线表现

  ①癌瘤早期、瘤体较小,可呈小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甚均匀,边缘不清,极易误诊。

  ②癌瘤早期,瘤体较小,亦可呈小结节状。此阶段难以确认。若随访结节进行性增大有可能识别。

  ③瘤体直径达1~2cm者,边缘多清楚,分叶可不明显,甚至部分边缘欠清。积极进行多项检查可能确诊。

  ④瘤体直径大于3cm者则呈边缘清楚之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呈分叶状。分叶征虽非肺癌独有,但仍不失为有价值之征象。

  ⑤瘤体边缘可出现细小毛刺,使其呈毛糙状,以腺癌多见。

  ⑥空洞以偏心性,壁厚而不规则,无或少有气液平面为特征。但也可见壁薄似囊肿者。

  ⑦周围型肺癌晚期可发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膈神经受累等。

  ⑧双原发肺癌少见。同时发生的双原发者更为少见。可以同型,亦可不同型。

  CT表现

  ①早期肿瘤呈小结节影,CT发现较常规平片敏感,但定性有困难。结节有无钙化及密度测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②肿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肿块,分叶的深浅程度对鉴别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③肿瘤边缘不规则,常有多发棘状突起,薄层面扫描有助显示,其代表肿瘤浸润性生长。

  ④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其内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更为明确,其代表瘤内坏死组织。

  ⑤2%~4%肿瘤发生空洞,内有气体,洞壁厚而不规则。

  ⑥直径小于2cm肿瘤内可见细小充气的细支气管影,病理上为瘤组织所包绕的正常或轻度扩张的细支气管。

  ⑦少数肿瘤内可有偏心性钙化,为肿瘤所包绕的钙化性肉芽组织或肿瘤坏死发生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⑧肿块周围可有血管集中表现,然判断较难,动态增强CT有助鉴别血管与棘状突起。

  ⑨邻近胸膜出现胸膜凹陷征或胸膜皱缩征,表现为连接肿块外缘与胸膜间的线状影,其胸膜端呈小的三角形。

  ⑩邻近胸壁受侵,发生骨质破坏,常见于肋骨,局部可出现软组织肿块。胸膜受累或发生胸膜转移时,出现胸腔积液。晚期,发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或颅脑、肝、肾上腺等远处转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肺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

温馨提示:
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饮食。禁止和控制吸烟,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结核等疾病。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吸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 常见症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