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途径有什么_

2017-10-26 06: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工具。

  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消化科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Hp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途径有哪些

  刺激性食物。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所以刺激性食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感染,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不可忽视。

  生吃。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频繁途径之一就是生吃膳食。西餐中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共餐。这是得了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议居家中最好搞好卫生,食用公筷等。另外,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频繁出差的人须多加注意。

  在牙齿繁殖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要严格刷牙,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繁殖的隔离工作。

  接吻。研究表明,唾液中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

三、如何检查幽门螺旋杆菌

  C14呼气检查。C14呼气检查主要是针对尿素酶的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人胃内唯一能偶产生大量尿素酶的细菌,因此可以采用检测尿素酶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目前检查幽门螺杆菌最方便、最准确的方式。该方法主要依靠先进的新一代C14呼气检测仪,患者可到拥有该仪器的医院接受检查。

  组织活检。主要是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剪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检验结果呈阳性,则可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然而,由于受到观察时间或别的因素的影响,该检查结果并不可靠,而且胃镜检查操作难度大,费用高,这里不推荐患者进行组织活检。

  血检。血检主要是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等。

  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和传染。

  提倡家庭内采用分餐制、公筷制,食具要注意消毒,避免接触感染。有些中国家长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这种习惯都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应坚决杜绝。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胃肠道传染病一样,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经过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需注意更换牙刷,对病人的杯洗具按时消毒,早晚使用漱口水。漱口水要有杀菌功效,即其配方为化学药剂,如主要成份度米酚,麝香草酚或复方替硝唑液。中草药成份漱口水无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常呈现家族聚集的现象,所以为了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二次感染,则应该制定计划,避免感染家族成员。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