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疗结石偏方有哪些 尿结石吃哪种食物对身体好呢

2017-10-27 07:32 来源:网友分享

一、治疗肾结石的中药方子推荐

  1、冰糖核桃仁
  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软化结石。
  2、赤豆粥
  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食用。
  3、藕节冬瓜
  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一天服完。
  4、鱼脑石粉
  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5、乌梅桃仁
  乌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以上采用中药材和食材为主的治疗肾结石的偏方,希望对肾结石患者有所帮助;但是偏方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偏方哟!

二、尿结石的饮食有哪些

  1、多喝水不憋尿。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2、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3、少喝啤酒。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道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4、肉类动物内脏要少吃。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尿路结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5、慎食菠菜。据统计,90%以上的尿道结石都含钙,而草酸钙结石者约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人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

三、肾结石形成主要原因

  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
  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以,医生们常讲,为了预防得结石病,热天要多喝点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时,也要多喝点水,以促进排尿畅通,稀释尿液成分,就减少了得结石的危险。
  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四、输尿管结石症状有哪些具体表现

  一。症状
  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症状基本相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引起的输尿管绞痛的特点是一侧腰痛和镜下血尿。疼痛多呈绞痛性质,可放射到同侧下腹部、睾丸或阴唇。血尿较轻微,大多数仅有镜下血尿。但疼痛发作后血尿加重,约半数病人出现肉眼血尿。绞痛发作时可合并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腹胀,呼吸急促等症状。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及同侧肾积水和感染。双侧输尿管结石可致无尿。如有肾积水和感染,体检可能触及肾脏并可有压痛,有时沿输尿管走行部位有压痛。直肠或阴道指诊可能触及输尿管下端结石。
  二。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B超、X线检查,多数上尿路结石不难诊断。但不应满足于此,应同时了解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有无梗阻和感染、肾功能受损的情况、结石成分和形成结石的原发病因。了解结石成分和形成结石的病因,有利于采取措施预防结石的复发。
  询问病史中,应注意了解有无形成结石的原发病因和影响因素。以下几点内容值得强调。
  1.饮食 高蛋白饮食的摄入将增加尿钙、草酸、尿酸的分泌,降低尿pH值和降低尿枸橼酸的分泌。长期饮用牛奶可引起高钙尿症。大剂量维生素C使用也可引起高草酸尿症。
  2.药物 使用皮质激素、含铅抗酸制剂、髓襻利尿药、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尿症。白血病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可引起尿酸结石。
  3.感染 尿路感染,特别是产脲酶细菌的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大约30%的草酸钙结石病人都有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历史。
  4.活动水平 截瘫后长期卧床等制动综合征,可引起骨质脱钙,容易形成结石。
  5.系统性疾病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结节病、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引起肾结石。
  6.遗传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胱氨酸尿症属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有多个成员罹患肾结石者结石复发的可能性可增加4倍。
  7.解剖 泌尿系统的梗阻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区狭窄,蹄铁肾、髓质海绵肾、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都可产生肾结石。
  8.手术史 腹部手术史如肠切除引起的短肠综合征及术后腹泻等,都可引起高钙尿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