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肿化瘀_ 中医治疗各种水肿有特效

2017-11-02 06:48 来源:网友分享

一、水肿的原因

  肿是指过多的体液积液在组织间隙。正常人体液体容量和组织间隙的容量保持相对衡定,主要依赖于血管内湾和业内万液体交换的动态平衡。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从而引发局部渗透压增高而吸水,既可导致液体容量和组织间液容量增多而发生水肿。

  水中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导致组织间液容量增多

  1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2 血浆交替渗透压降低

  3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 淋巴回流受阻

  二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导致钠,水潴留

  1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①肾小球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

  ②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伴腹水和肾病综合症等.

  2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水肿的原因较多,但基本因素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和体能外液体交换失衡。

二、活血化瘀血脉通

  

  活血化瘀,不能从字面理解,通俗的理解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或组织血行不畅,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肿块等组织上的变化。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综合调理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疏通血脉,消除疼痛,使病变部位恢复正常。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滞血瘀,以胸部闷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气短等为主要症状。因于寒凝、气滞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血瘀心脉而发。故中医治冠心病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运动是最单纯、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血淤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于血淤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淤倾向。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助气血运行为原则。还可按摩膈腧、血海、合谷等穴。

三、快速消肿止痛的方法

 

  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人体部位有红肿疼痛现象,这个时候及时的消肿止痛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受损部位的尽快恢复。其实消肿止痛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按摩、冷敷等,当然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那么如果出现有受伤部位红肿等症状时,该如何紧急处理呢?

  1.减少活动

  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肢体受伤红肿,在此期间都应该尽量的以静养为主,而受伤部位则最好是减少活动。而在养伤期间则应该尽量的避免负重,同时还要注意抬高患肢,这样做可以促进静脉回流,从而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此来达到减轻水肿的目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刚受伤的话应该尽量避免揉搓、按摩,以免导致红肿的情况更加明显。

  同时患者在受伤后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对于各种刺激性食物以及发物都应该尽量少吃,这些食物都有可能会导致红肿症状更加明显。

  2.冷敷

  很多人为了更好的消肿止痛,经常会采用热敷的方法,以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 ,热敷只会导致伤处疼痛肿胀加剧,因此对于刚刚受伤的患者而言最好是采用冷敷的方法。局部的冷敷可以促进血管收缩,从而有效的减轻出血, 并且及时的冷敷还可以减少新陈代谢产物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

  因此冷敷具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冰敷可每两小时做十五分钟,一直到肿胀情况有所缓解即可。同时患者在受伤后还应该注意尽量的保持患处的清洁,以免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发炎。

  3.发炎

  在受伤24小时之后,这个时候如果已经没有出血等现象的话,这个时候则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这样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更好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除此之外热敷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代谢产物和瘀血的吸收。除了热敷之外,这个时候还可以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煎汤热敷或者是浸泡患处,这样治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因有些扭伤与骨折、骨裂难以区别,因此患者如果感到受伤程度较重时,这个时候应该尽早的去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及消肿,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四、针灸治疗水肿很有效

 

  针灸治疗:

  (一)阳水主证: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肺、脾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宣肺、解表、利水;表邪退后,宜参用yin水治法。

  处方:列缺 合谷 偏历 阴陵泉 委阳方义:阳水为病,系肺气失宣,水湿内停所致,腰以上肿宜发汗,故取列缺、合谷发汗解肌,通利肺气;腰以下肿宜利小便,故取偏历、阴陵泉利小便以消水肿;委阳为三焦下合穴,功可调三焦气化功能以消水肿。

  (二)阴水主证: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足太阴、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脾俞 肾俞 水分 复溜 关元 三阴交方义;yin水病因脾肾阳虚,针灸脾俞、肾俞、复溜可温脾肾元阳,促三焦气化;灸水分利水以消水肿;灸关元培补元气以温下焦;补三阴交健脾利湿,通利小便。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