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症的诊断方法 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方法

2017-11-10 08:0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呼吸窘迫症的患病原因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几乎都发生在37孕周前出生的新生儿,胎龄越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会越大。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可发生,但在任何胎龄的宫内发育迟缓儿或妊毒血症或高血压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少见,延迟破膜似乎对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起某些作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个混合磷脂和三个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所分泌。如果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气液交界面水分子层的渗出造成巨大的表面张力,将导致肺泡塌陷,使肺顺应性下降,僵硬的肺扩张所作的功增加,这对早产儿将更为困难,因为他们的肋骨很容易变形(顺应性),呼吸的用力将造成深度胸骨内陷,但进入的空气很少,除非肋骨能很好适应肺的需求,这就造成弥漫性肺不张。

二、呼吸窘迫症的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因其临床类似婴儿呼吸窘迫征,而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故遂冠以“成人”,以示区别。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25%-90%),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其他危重疾病抢救过程中,或急性期已趋稳定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而快。部分患者出现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早期缺氧不明显,病情严重时缺氧逐渐加重,而且用鼻导管吸氧难以纠正。早期体格检查无异常体征,晚期双肺叩诊浊音,并可听到湿罗音。X射线检查早期可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之后出现斑片状阴影,逐渐扩展、融合形成大片实变。

  除原发病如外伤、感染、中毒等相应症状和体征外,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紫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点不能用通常的疗法使之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

  起病急剧或隐藏,多发生于原发性疾病的抢救或医治过程中。早期仅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症状,而后感到胸闷、气促、呼吸浅而频繁,心跳增快,唇指紫绀, 渐感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呼吸频率一般在30次/分以上,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低氧血症经一般氧疗难以缓解。

  体征:早期除原发病体征外可无异常发现,有时可听到干性罗音或哮喘音;病情进展可见呼吸浅速,吸气时肋间隙及锁骨上窝下陷,唇指紫绀并逐渐加重。后期出现肺实质性变化体征,双肺呼吸音减低,并可闻及广泛性的细湿性罗音。

三、呼吸窘迫症的诊断方法

  1、胸部X线检查

  两肺有无肺纹理增加、斑片状阴影或两肺广泛密度增加及呈“白肺”外观;恢复期病变吸收可表现为网状和线状阴影,有时用X线可不留异常表现。

  2、血气分析

  ①PaO2:吸空气小于8.0kPa(60mmHg),吸纯氧小于46.5kPa(350mmHg);

  ②PA-aO2:吸空气大于6.65kPa(50mmHg),吸纯氧大于13.3kPa(100mmHg);

  ③PaO2/F1O2<40k Pa(300mmHg)诊断为急性肺损伤,而PaO2/F1O2<26.7kPa(200mmHg)则诊断为ARDS;

  ④PaCO2:早期降低,小于4kPa(30mmHg),晚期升高,大于6.0kPa(45mmHg)。

  3、注意有无DIC情况

  有条件时进行中心静脉压、Swan~Ganz导管检查以测定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以及静动脉分流占总血流量百分数(Qs/Qt)]、血液胶体渗透压监测等,了解心、肺及血液胶体情况。

  4、排除慢性肺疾病、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

  可能引起ARDS的患者,当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和缺氧时应警惕ARDS,如果胸部X射线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符合ARDS,并能除外造成肺水肿,缺氧的其他疾病,就可诊断为ARDS。

四、呼吸窘迫症的治疗方法

  1、纠正低氧血症

  (1)氧疗:立即给氧并积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湿化。吸空气时PaO2<6.65kPa(50mmHg),吸氧时<9.3kPa(70mmHg)时,应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

  (2)机械通气:先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如吸氧浓度需50%才能使PaO2达理想水平时,应改用呼气末期正压通气(PEEP)。IPPV吸气末压力一般用0.78~1.47kPa(8~15cmH2O),PEEP采用呼吸频率20~30/min,吸气压约为3.7kPa(40cmH2O),呼气末压0.49~1.47kPa(5~15cmH2O)。应选择最佳压力以维持足够的氧合及足够的心排血量。慎防压力过高引起气胸和纵隔气肿。

  (3)高频正压通气(HFPPV)、模式人工肺(ECMO):两者疗效均未完全肯定,且前者易引起CO2潴留,后者可破坏血液的有形成分,故都只能在有心功能不全时短时间应用。

  2、消除肺水肿

  (1)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40mg,1次/6h,静注,或甲基氢化泼尼松200~400mg,每6h一次,静注。维持48~72h。

  (2)改善微循环:①酚妥拉明5~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12h一次,可扩张肺血管,降低肺楔压,减轻肺淤血;②有DIC存在时可用肝素。

  (3)保持液体平衡:①限止入量,保持水的负平衡(每日出量>入量500ml);②利尿剂应用:呋塞米40mg,每6h一次静注;③强心剂应用;肺楔压>3.3kPa(25mmHg)时应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静注;④低盐白蛋白应用:疗效可疑,多主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后再给予。

  3、防治肺泡群不张

  除使用PEEP可减少肺泡不张外,也可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或雾化吸入,以改善和减少肺泡群不张,进而增加通气量,改善低氧血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