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冻疮遇热会痒 冻疮的病因

2017-11-14 08:23 来源:网友分享

一、产生冻疮的病因有些什么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可以使用甘草冻消膏,效果不错。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冻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二,针灸

  1、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周围经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先将穴区充分消毒,在冻疮周围穴位浅刺,再从冻疮周围皮肤(约距冻疮边缘0.2厘米之健康皮肤)开始,围绕冻疮用28号1寸毫针缓慢刺入皮内,急出针,不宜出血。然后,在冻疮边缘,每隔0.2-0.5厘米刺1针,浅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厘米的病灶上,复刺一圈,刺点要错开,勿平行。如此逐渐向冻疮中心围刺,刺点也逐渐减少,最后在中心用粗毫针点刺1针出血。隔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共治295例患者,结果全部获愈。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卷点燃后,以雀啄灸法,直接将燃着端接触阿是穴,以每秒钟快速点灸2-3次为宜,患处有轻度灼痛或灼热感,但不会留下疤痕。每次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79例,结果临床治愈92例,占91.1%

  2、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选取红、肿、胀、痛最显著的部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迅速点刺,放血3-5滴。每次根据症情,取3-5处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只需治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0例,均在3-6次内获愈,总痊愈率为100%。

  3、体针加穴位紫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池、阳溪、外关、合谷。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以1.5寸毫针进针后提捻转,得气后留针20分钟,行针3-4次。用U型管功率为500瓦紫外线治疗灯,以平均生物剂量(MED)照射双手30秒,灯距50厘米,首次剂量5MED,以后每次递增2MED,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5例,痊愈4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达100%。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视冻疮大小,将生姜切成约2毫米薄片,置于疮面上。再将艾绒作成小指腹大的艾炷,安放于姜片上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者可略略来回移动姜片(注意不可离开疮面)。每处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经观察其疗效不受年龄、病程及病损范围的影响。

  三,植物精油治疗冻疮有妙方

  治疗冻手或冻疮在按摩的同时,患者首先会想到药物来治疗,目前市面上的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以维E为主,要么有偏方干脆就用辣椒水的办法,刺激皮肤,但人体所感受的痛苦可以可想而之!其实大可不必"病急乱投医",经科学发现部分天然植物精油如阿甘油具有高含量的维它命E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是已被科学证实的能对抗皮肤疾病,维生素E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它又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在对抗冻疮等皮肤疾病的同时,修复冻疮等的伤口疤痕。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固醇,角鲨烯等稀有化学成份也是对付冻疮等皮肤疾病的重要因素。

  用法:将少量(几滴便可,特别是阿甘油)的精油涂抹于患处即可,每次数次,不刺激皮肤,效果非常好。

三、冻疮的有效护理方法

  1、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3、茄辣蒜洗法:

  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4、桂苏陈洗法:

  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5、柏硝敷法:

  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日为一疗程。

  6、芫花萸酊:

  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7、红灵酒:

  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8、当归四逆汤熏法:

  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

四、有效预防冻疮生成的方法

  1、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2、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3、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4、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5、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6、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7、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8、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冷水洗足,或冬泳。

  9、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宜注意肢体保暖、干燥。

  10、对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应予保护,鞋袜不宜过紧。

  11、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12、受冻后不宜立即着热或烘烤,以防溃烂成疮。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冻疮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遇冷时出现常在手指、足趾足跟、鼻子、耳朵肿胀性鲜红或暗红色斑疹、丘疹或结节严重者可见水疱和溃疡通常伴瘙痒或烧灼感[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