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鹅口疮怎么办 鹅口疮的预防方法

2017-12-21 08:45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范千凝

  最近,广西的肖女士突然发现自己一岁的孩子变得不爱吃饭了。偶然的机会,肖女士发现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嘴里有一些白色的物质,这不禁让她很担心,孩子的口腔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到了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肖女士的孩子是患上了鹅口疮。那么一岁宝宝鹅口疮怎么办?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告诉你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鹅口疮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本病多发生在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没有注意饮食卫生或者口腔清洁,就容易出现本病。本病患儿常常表现为喂养困难,哭闹不安。当诊断鹅口疮时,应及时抗真菌治疗。主要的方法就是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将制霉菌磨成粉末,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兑成混合溶液,直接用干净的棉花签涂抹口腔黏膜的白斑处,连续涂抹一个星期,黏膜白斑就可以逐步消失了。那么鹅口疮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1、做好餐具用品的消毒。生活用品是宝宝每天都在接触的生活用品,如果不严格消毒,就可能通过进食的途径感染白色念珠菌。家长对于宝宝的奶嘴等生活用品要高温消毒。

  2、衣服、玩具的暴晒消毒。宝宝喜欢啃咬衣物或者玩具,这些东西也会成为传染源。建议家长对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或者在太阳下暴晒。

  综上所述,一岁宝宝鹅口疮怎么办 ?小编已经告诉你鹅口疮的预防方法。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对幼儿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当家长发现孩子患上鹅口疮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抗真菌治疗,并且足疗程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平时家长要对孩子的餐具用品做好高温消毒,对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定期拿去阳光下暴晒和消毒。这样才能让宝宝彻底远离鹅口疮。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鹅口疮

挂号科室:口腔科

温馨提示: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婴幼儿 常见症状:口腔黏膜白斑、口角生疮、口腔难愈的白色片状物、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上白色较硬的隆起斑块、口腔痛、咽炎、舌炎、龈炎、白色乳凝块样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