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渗出液怎么办 褥疮翻身护理的操作方法

2018-05-17 06: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褥疮渗出液怎么办

  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 ,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意见建议:建议给予云南白药治疗褥疮 ,可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糊状药液,涂抹患处,补充足够大营养,多吃含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1)局部红肿者紫草茸油涂擦,或紫色消肿膏薄敷。

  (2)溃烂初期,创面表浅者,外用化毒散软膏或紫色消肿膏。

  (3)形成创面者,应用中医化腐生肌法:

  ①疮面有坏死者(腐肉)炎症仍有扩散,坏死组织与健皮分界不清时宜用紫色疽疮膏、化毒散软膏各等量,混匀外敷。

  ②坏死组织(腐肉)已深达肌肉,或更深而形成窦道时,宜用红血药捻,蘸紫色疽疮膏插入疮口内,外用化毒散软膏加盖。

  ③坏死组织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而且开始脱落时,宜用紫色疽疮膏、化毒散软膏、甘乳膏各等量,混匀外敷。

  ④坏死组织已脱落,疮面新生肉芽开始生长时,宜用甘乳膏80g、紫色疽疮膏20g,混匀外敷。

  ⑤新生肉芽生长良好,疮面边缘已有上皮生长时,宜用珍珠散薄撒疮面,再用甘乳膏制成油纱条覆盖。

  ⑥用药期间,疮面周围出现湿疹样变化时可用祛湿散,甘草油调敷。

二、褥疮翻身护理的操作方法

  (一)目的 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不能自理的病人。

  (二)操作方法

  要领: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轻又稳亦省力。

  1.一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左侧卧位)

  (1)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距离10——15cm 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将病人左右手交叉置腹部。

  (2)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右手移至对侧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上身移向近侧。

  (3)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病人腘窝,右手扶于足背,屈膝双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达尾骶部,左手移至对侧左臀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下身移向近侧。

  (4)调整体位。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抬起病人右腿,拉平裤子,托膝使病人屈髋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裤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软垫支持病人背部和双腿,取舒适卧位。侧卧翻平卧,护士立于病人左侧,步骤同上,两手动作相互调整。

  2.两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侧卧位)对于身体胖重且不能活动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病人则宜采用两人协助翻身。

  两位护士站在病床的同侧,一个托病人两手放于腹部,托其颈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窝部,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床缘,分别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轻推,使病人转向对侧。

三、褥疮的综述

  脑血管意外、车祸、外伤骨折……这些都可能导致人们长期卧床。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5万长期卧床病人,起码有10%因卧床需要进行褥疮护理。褥疮护理有多重要?专家披露了一个严峻数字——仅仅因卧床引发严重褥疮感染导致死亡者(而非死于自身患有的心脑血管病变)占长期卧床病人的50%。长期卧床的病人在防止各类基础疾病夺命的同时,还应警惕卧床第一并发症——褥疮。

  “中国至少有45万长期卧床病人,其中在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的比例为1∶9,也就是说90%卧床者都依靠家庭成员或保姆照料。”卧床患者是褥疮发生的绝对高危人群,而据调查数据显示,一旦褥疮产生,平均每例病人得花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2~7万美元)进行治疗。

  “最应引起重视的现实在于,非死于原发病、而是由于发生严重褥疮感染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在卧床人群中比例高达50%。像脑血管意外、骨折伤、外伤患者等,都可能面临长时间卧床,如果褥疮发生后治疗不及时,外加病人本身营养不足、身体衰弱,很可能因严重感染走向死亡。”褥疮至今仍为长期卧床病人的第一并发症,位列肺部感染之前。但现实中更多的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患者自身基础病治疗上,而忽略了预防褥疮。

  褥疮是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脑血管意外(中风)所导致的肢体、躯干无法移动及/或由于肢体或躯干本身的重量压迫、磨擦及撞击局部组织,造成血流无法灌注该处,导致缺血引发局部炎性反应乃至外界病原菌入侵产生局部感染,而使用组织坏死称之为褥疮。褥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如骶尾、髂嵴、足跟、肩胛等处,并不一定因卧床而产生,亦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处于长久坐姿的患者身上,故许多资料上改称“褥疮”为“压疮”。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病员增加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而且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褥疮的治疗非常棘手,往往经久不愈,但发生较少,临床上发生较多且需治疗的多为Ⅱ、Ⅲ期褥疮,因此是对Ⅱ、Ⅲ期褥疮的积极处理,防止发展为Ⅳ期褥疮治疗成为严重褥疮感染的关键。

四、褥疮的病理生理是什么

  局部组织受压, 毛细血管血流受到压迫的结果是组织缺血及低血氧(缺氧)。解除压迫血流又进入组织,受压区域变得充血,这种现象叫做反应性充血。原因是局部发红突出,机体向缺血的组织供氧。局部血管扩张的防护机制是对缺血短时发生自然代偿的反应。在达到危急时界限前如果解除压迫并经过反应性充血,就可以恢复已遭受损害的循环。如果组织受压大于4.25kpa的压力作用于毛细血管时间较长,血管就发生萎陷并形成血栓。持续压迫阻塞血流,干扰淋巴循环,组织丧失氧(o2),营养素及代谢受阻。细胞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组织酸中毒,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而最后细胞发生死亡,再修复已成不可能。 正常机体,通过感觉系统在产生缺血之前检测持续性局部压力。一个人有完整的神经系统对局部压力起代偿作用,并在坐、站、甚至睡觉时常常改变重力。经过反馈机制开始运动神经的活动改变身体位置,并解除骨隆突之上的压力。熟睡期的运动研究表明,健康人每15分钟经常性地改变体位。exton-smith及sherwin调查了自主身体的运动与褥疮的发病率的关系,断定,每晚运动多于20次的人比活动次数少的人产生褥疮的可能性极少。barbenel et al也认为运动性减少是褥疮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40岁以上的患者一夜运动计数测定认为其产生褥疮的危险性高,结果表明,病人入院后第3天晚间,机体的运动次数逐渐减少。逻辑上是不活动或不能运动的病人,不解除压迫就会导致组织产生溃疡。

  褥疮致病的另一个因素是机体组织的压力耐受性。不同的组织对压迫有不同的敏感性,肌肉组织最敏感,而皮肤受压较耐久。文献报道外部压力作用于皮肤2小时后其下面的肌肉会产生缺血改变。相同压力作用于皮肤6小时肌肉完全变性。长期卧床的病人中许多皮肤的损伤是因压迫导致肌肉缺血,组织坏死的结果。 husain测定受压迫程度的耐受性。原血管损害的局部缺血下降剧烈。持续受压以后,虽然可以发生褥疮,但最多的患者其可能性是继发反复性的缺血损害。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褥疮

挂号科室:老年病科

温馨提示: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要定时翻身,最好每1小时至2小时翻身一次。

褥疮又名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常见症状:受压部位红斑、水泡、溃疡[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