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 哪些儿童不适宜接种

2018-06-14 10:3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哪些儿童不适宜接种

  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和处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孩子不宜接种。因为孩子已与传染病患儿有了接触,虽然尚未发病,但有可能得病,此时打了预防针,就会与某种传染病碰在一起,等于是同时得了两种病。在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孩子的身体里还在产生该种传染病的抗体,如果再打预防针就会干扰抗体的产生,使抗体的量减少。

  有慢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预防针。有这些慢性病的孩子体内的蛋白质常常减少,而形成抗体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预防针后形成的抗体就少,所起到的预防作用就差,同时还会给原来的病带来不良影响。

  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时,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不宜接种。

  经常患荨麻疹、喘息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预防针,否则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严重营养不良与佝偻病儿不宜接种。

  腹泻婴幼儿,一日大便超过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待腹泻恢复后可补服。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后出现严重的接种后反应,发热虚脱、休克、抽搐、体温超过40.5℃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后,下次则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二联制剂)。

  最近注射过多价的免疫球蛋白者(如γ球蛋白),在6周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一般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二、预防接种反应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异常反应要及时报告所在地段或乡卫生院保健科和区、县卫生防疫站,并及时、妥善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一般反应:一般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不需任何处理,经适当休息就可恢复。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全身反应可对症治疗,发烧、头痛时服一些解热镇痛药,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合并症及继发感染。

  局部化脓:首先要区别是感染性化脓还是无菌性化脓。感染性化脓以抗感染为主,必要时切开引流;而无菌性化脓不应切开,切开后伤口可能长期不愈合。较轻的无菌性化脓经过热敷后可自行吸收,较重的可用无菌注射器抽脓,如脓肿破溃或有空腔,就需要切开排脓,必要时扩创,剔除坏死组织,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晕针: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些,注意保暖,喝些温开水或糖水,针刺人中、合谷、少商等穴位,一般短时即可恢复;严重的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

  急性精神性反应如癔病性发作等可用针灸、暗示疗法,严重的给些镇静剂。

  变态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可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血管神经性水肿除服抗过敏药物外,可用湿毛巾热敷。过敏性紫癜为出血性皮疹,除应用抗过敏药物外,适当用止血药物,必要时使用激素。对于过敏性休克要使病人平卧,立即注射1:1000肾上腺素,密切注意观察病情,血压下降应给升压药,呼吸困难应吸入氧气,总之要注意及时处理,及时治疗抢救。

三、哪些疫苗是幼儿必须接种的

  医学专家认为一般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5种疫苗就可以了,预防针不宜打得过多过滥。因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某些人体细胞或动物蛋白,疫苗提纯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这些蛋白,接种疫苗后,人体在产生对某种疾病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异体蛋白抗体,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预防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以外,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讲卫生,多锻炼 身体。

  当然,针对除了国家规定的5种疫苗以外,家长也可以根据医生及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为孩子注册一些其它种类的疫苗,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如下因素为孩子选择注册其它种类的疫苗:

  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

  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

  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5、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针对目前国产、进口疫苗价格悬殊,家长如何取舍问题?公共卫生学专家认为,进口疫苗的生产线都是按照GMP要求建设的,国产疫苗生产企业现在也在大力实施GMP改造。但都是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部门严格检验的,因此其质量和安全性都是可靠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四、新生儿一年要打哪些预防针

  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免疫接种程序,出生至12个月以内应该接种的疫苗有:出生:

  卡介苗(第一次,初种),皮下注射或皮上划痕;

  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一次,初,服),口服;

  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二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一次,基础初种),肌肉注射;

  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三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二次),肌肉注射;

  5个月: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三次),肌肉注射;

  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皮下注射。

  此外,还有两种疫苗须在1岁内完成预防接种的。

  1.乙型脑炎疫苗,初种年龄为1岁,接种2次,2次间隔为7~10天,以后每年加强1次,于流行季节前1~2个月开始接种。

  2.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打第一针;1个月时打第二针;6个月时打第三针。

  打预防针的间隔时间是根据疫苗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所确定的,因此每次打预防针的时间是具体规定的,不能延误。家长在收到预防接种的通知单后应按要求准时去医院完成预防接种,以确保接种效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