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老发作怎么治疗 房颤有哪些检查方法

2018-06-25 08:34 来源:网友分享

一、房颤老发作该怎么办呢

  1、治疗原则

  (1)恢复窦性心律 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 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 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2、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 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 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 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5)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3、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1)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 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 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二、房颤的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饮食方面:

  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肥肉、蛋黄、螃蟹、鱼子等。戒食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过饥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少吃盐,尤其对有水肿的患者。

  摄入富含维生素B、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用力解大便可增加血栓脱落机会)。

  二、情绪很重要:

  心胸开阔,精神放松,平和稳定,过度紧张尤其容易诱发心律失常。不宜晚睡,睡前不宜过度兴奋,生活节奏放慢拍子。

  三、要注意健身:

  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养鱼、种花、散步、保健操、练气功等。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有血栓的病人要注意防止突然用力地剧烈咳嗽,减少血栓脱落的机会。

  四、学会自我监测:

  经常数脉搏和心率,掌握病情变化,房颤时心室率控制标准为静息时60-80次/分,运动时90-115次/分。定期查心电图,以明确心律失常的情况。房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应及时就医可防患于未然。

  房颤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属于成年人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生房颤必须及早查明病因并积极治疗,房颤经检查可有提示房颤的征象,心电图有确诊价值,心脏超声对明确病因、了解预后有帮助,平时做好注意事项,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房颤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1、心电图

  心电图是确诊房颤最直接、最安全且经济的方法。因一些患者房颤时可没有自觉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及患房颤危险因素的增加,建议常规体检时查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房颤。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心脏超声,是一项对患者无损伤的心内科常规检查,此项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可以发现可能引发房颤的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还可评价房颤对心脏结构的影响,患者做此检查时需配合超声科医生采取适当的体位。

  3、胸片

  患者确诊房颤后需常规做胸片检查,胸片不但可以初步确定心脏大小、形态,还可了解患者有无肺部疾患。胸片可以发现一些可能引起房颤的肺部疾病,还可为医生决定患者是否可以服用胺碘酮提供参考。患者查胸片时需配合放射科医生采取适当体位,去除身上金属配饰,以免干扰影像。

  4、化验检查

  房颤确诊以后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这些检查将指导医生对房颤患者抗凝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提供依据,以便给患者制定最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另外,还需做病因的筛查,如甲状腺功能。如前所述,甲亢是引起房颤的原因之一,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以排除因甲亢引发的房颤。

  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房颤患者可能需要做的特殊检查,是心脏超声的一种特殊形式。此项检查前需确认患者有无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即患者需提前抽血查免疫。患者检查前6小时需禁食水,检查时超声科医生会将一个超声探头经口腔放入食管,以观察心脏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此项检查类似胃镜,患者稍有恶心等不适,但对于确认心脏内有无血栓是必要的。

四、房颤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房颤一旦发生,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学重构等原因,房颤会越来越难以治疗,所以做好房颤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境是房颤的预防中最基本的。要控制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并且做到戒烟、限制饮酒。吸烟是冠心病和肺部疾患的明确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正在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患者的2倍,戒烟可以使罹患房颤的风险降低。饮酒也可以增加房颤的风险,饮酒是一些房颤患者发病的明确诱因,有研究显示饮酒剂量与房颤患病率相关,每天摄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颤风险就增加约8%。因此戒烟、戒酒对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还要限制或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药物,因为这类药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发不规则心律,服用这类药物前应当询问医生或仔细阅读说明书。

  另外,要控制好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并经常监测,使血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减少血压的波动。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控制饮食、药物等方法使血糖达标。冠心病患者要控制好血脂水平,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心衰患者积极控制心衰。如果有严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需要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