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什么原因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2018-07-04 09:01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情况会导致产后大出血

  1、精神紧张

  有些准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2、产程过长、麻醉过深

  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3、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4、胎盘异常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胎盘是胎儿获得母亲养分的地方,紧密附着在子宫内壁。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内压力快速下降,以及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阻断了与胎盘之间的血流,都会导致胎盘在胎儿娩出后不久即发生剥离。但有时候胎盘没有完全脱落,或是发生不同程度的胎盘植入,或是多长出副胎盘,就有可能引起一部份胎盘残留在子宫内。

  5、凝血功能障碍

  准妈妈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均可影响血中凝血物质的含量,导致产后血液不凝集,而发生产后大出血,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准妈妈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症,凝血因子Ⅶ地、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皆可影响凝血或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血凝障碍、产后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6、患妇科病

  准妈妈患有子宫炎、子宫肌瘤、妊娠高血压病,由于子宫肌纤维变性、水肿、收缩无力均可造成产后出血。

  7、产道裂伤

  准妈妈子宫内膜多次受损,易引起胎盘粘连,也容易导致产后出大出血。每位孕妇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道裂伤,但如果胎儿太大、使用产钳生产、产道明显水肿或静脉曲张、难产、急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增加严重裂伤的机会。

  8、子宫内翻(早发性)

  由于胎盘附着太紧密,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加上胎盘刚好长在子宫顶部,当医师牵引脐带拉出胎盘时,便可能使子宫顶部往子宫腔内凹陷,严重者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外。子宫内翻虽然罕见,但后遗症却可能很严重,一旦推不回去,产妇可能大量出血,会有生命危险!

  9、子宫破裂(早发性)

  子宫曾动过手术、发生难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发生很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可发生在怀孕后期或待产中,导致母子有生命危险。少数发生在产后。子宫破裂可引起严重腹腔内出血,与羊水栓塞一样,致死率很高。

  10、子宫复原不良(晚发性)

  子宫复原不良的原因可能只是子宫收缩不理想(但又不致于子宫无力),或一些胎盘或胎膜碎片残留、子宫发炎所致。其表现症状为持续不断的恶露,亦可能伴随子宫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二、产后出血的高发群体

  易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有以下几个类型:

  1、有流产史的孕妇。因为流产容易使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几率越大。女性朋友应尽量避免计划外怀孕,以保证日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2、精神过于紧张。有些准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另外,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3、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4、胎盘异常。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三、产后出血的症状

  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或伴有失血过多引起的并发症如休克、贫血等。

  1、阴道出血量增加

  可能不会突然大量的出血,而是稳定出血直到产生严重的血量过低为止。亦或可能在数小时内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失。不同原因的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不同。

  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颜色鲜红,可能为产道裂伤。

  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几分钟后开始流血,颜色较暗,可能为胎盘因素导致。

  宫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胎盘娩出后出现流血,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

  凝血功能障碍:若阴道出血呈持续性,且血液不凝,可能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

  2、子宫大且软

  产后24小时内,子宫应是个球状体;子宫底高度位于脐平或在脐下,且与腹部中线上。若子宫收缩无力则不容易触摸到子宫或感觉子宫很软;给予按摩时子宫呈硬的状态,一旦停止按摩子宫就会失去张力。

  3、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出血时首先心跳加快,出血持续发生后血压才下降。当脉搏加快到100-120次/分及收缩压低于90-100mmHg通常失血量已达全身血量的25-35%。

  4、休克症状

  出血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妊娠期血容量、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的多少以及分娩时的贫血程度。如果阴道流血量多或量少而时间长,产妇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头晕、脸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四、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呢

  1、重视产前保健

  (1)加强孕前及孕期妇女保健工作,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受孕,必要时应于早孕时终止妊娠。

  (2)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孕妇如有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治疗得到纠正。如果是双胎、羊水过多、患有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或以前有产后出血史的,应提早住院分娩。

  (3)增加女性对生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2、提高分娩质量

  帮助产妇消除顾虑,在子宫收缩间隙时要积极的休息和饮食,避免体力过度消耗,指导正确的分娩方式,使产妇顺利的自然分娩。

  3、加强产后观察

  为防止分娩12小时以后的出血情况,产后应在产房内由助产士观察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膀胱是否膨胀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还要注意血压与脉搏的变化。2小时后如无异常才能回到母婴同室休息。

  4、产后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产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