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胶质瘤是恶性的么 怎样治疗丘脑胶质瘤

2018-07-11 08:23 来源:网友分享

一、丘脑胶质瘤是恶性的吗

  丘脑肿瘤是指原发于丘脑的肿瘤。该部位肿瘤相对少见,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左右,大宗病例统计其发病率占全部脑瘤的0.8%~1.8%,儿童丘脑肿瘤相对多见,据Milli~chap统计占颅内肿瘤的3%~4%。丘脑肿瘤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率为2:1,丘脑肿瘤好发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据王忠诚64例丘脑肿瘤的统计结果表明,16~45岁患者占82.7%。

  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统称为脑胶质瘤(胶质细胞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母细胞瘤等。

  丘脑占神经轴的体积不到2%,故该部位起源的肿瘤较少,占颅内肿瘤的l%~5%。丘脑肿瘤以胶质瘤多见,且以低级别为主。由于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功能区,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

二、丘脑胶质瘤的症状

  丘脑肿瘤位置深在,其症状是由于匠脑本身结构受损或邻近结构受破坏所致。病人一般隐袭性起病,病程相对较长,首发症状常为头痛,以后逐渐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肿瘤只对周围脑组织起分离,压迫作用,以后随着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如沿脑室壁向下侵及脑干或经中间块波及对侧丘脑时,病人才出现各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高颅压症状

  由于肿瘤本身的占位效应和(或)对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或导水管的压迫造成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多数病人早期即可出现此症状,部分病人则成为惟一的临床表现。

  2.限局性损害症状

  (1)丘脑综合征:丘脑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的压迫,使丘脑膝状动脉闭塞。进而影响丘脑外侧核的后下部、内囊后肢、外侧膝状体内侧、内侧膝状体外侧的功能所致。其典型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病变对侧肢体轻瘫;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同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病变侧肢体舞蹈样或指划运动。临床上丘脑星形细胞瘤很少出现以上典型表现,往往只表现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症状。

  (2)丘脑性三偏症状: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性偏盲。

  ①感觉障碍出现比较早,一般从病变对侧的某一部分开始,逐渐扩展到半侧躯体,深感觉障碍较浅感觉障碍发生的早且明显。深感觉障碍往往表现为共济失调和皮质觉缺失,某些病人还可表现出肢体失认症,即不能觉察自身肢体已存在偏瘫。浅感觉障碍则以肢体远端的触觉、痛觉减退更为明显。

  ②偏瘫:丘脑肿瘤向外发展,影响内囊时,可表现为对侧肢体的不全偏瘫。

  ③同向性偏盲;肿瘤浸及丘脑枕时常可表现为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而当肿瘤影响四叠体时,病人则出现瞳孔不等大、双眼不能上视、耳鸣、听力障碍等。

  (3)精神症状:肿瘤向丘脑前内侧发展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情绪多变、精神呆滞、嗜睡、欣快、激动等。

  (4)共济失调:小脑-红核一丘脑系统损害时,病人出现共济失调。

  (5)不自主运动:为肿瘤侵及锥体外系统结构(基底核等)所致。病人表现为手足徐动、震颤麻痹样运动或肌强直等。

  (6)内分泌症状:当肿瘤侵及丘脑下部时病人可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主要表现为肥胖、嗜睡、尿崩症等。

  (7)其他较少见的症状:如精神运动反射消失——病人哭笑时病变对侧颜面下部呈面具状,做随意运动时面肌又能收缩。另外,少数病人还可出现癫痫发作。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神经胶质瘤,头痛。

三、丘脑胶质瘤的详细治疗

  1.手术前评估:颅内压增高病人如出现“两偏”或“三偏”症状及共济失调、精神障碍等表现时应考虑发生丘脑肿瘤的可能性,一般通过头CT,特别是MRI来确诊,另外,手术前应与胶质母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约占丘脑肿瘤的l/3。病人病史一般较短。肿瘤生长快,病人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CT显示肿瘤呈稍高或混杂密度影,占位征象明显,瘤周水肿严重;MRI在Tl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T2加权像上肿瘤贝屿!明显的高信号。少枝胶质细胞瘤生长缓慢,病史一般较长。病史中常有癫痫发生。肿瘤多见于额叶;颅骨x线片可见丘脑钙化斑。CT可见肿瘤部位有钙化。据此,该肿瘤即可基本确诊。MRI影像对钙化显示差,对少枝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不如CT。

  2.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化疗等是丘脑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在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支持下,使丘脑肿瘤可以基本做到全切或近全切除。由于内囊在肿瘤的外上方,它在此界面上对肿瘤的扩展起一定的屏障作用,所以手术时肿瘤在内囊处一般可有一个相对明显的边界。手术可取侧脑室额角造口或经颞部入路,术中要避开内囊,不要损伤正常丘脑组织,特别是对具有囊变的星形细胞瘤,要力争全切,对确实不能全切者可行去骨瓣减压。以此为进一步的放射治疗、化疗创造条件。

四、丘脑胶质瘤的检查诊断

  1.脑血管造影

  目前已很少单纯用于此病的诊断,但在鉴别诊断时可涉及此项检查。造影结果可显示出轻、中度的脑积水征象。正位相可见大脑前动脉轻度向对侧移动,豆纹动脉明显向外移动且相互靠拢,侧位相则见到脉络膜前动脉受压下移。

  2.头颅CT和MRI

  丘脑星形细胞瘤常为I~Ⅱ级肿瘤,MRI影像上肿瘤表现为长Tl、T2信号,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较轻;Tl及T2加权像上肿瘤则呈高信号,GD—DTPA对比无明显增强。头颅MRI对丘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优于CT。结合Tl、T2像及相应的加权像,往往可发现CT难以检出的低恶性度星形细胞瘤。

  3.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另外随着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确定肿瘤的性质。通过磁共振纤维束成像DTl技术了解神经纤维的走行,观察神经显微受肿瘤影响后移位的方向,从而进一步确定手术入路,避免在手术时横向切断神经纤维。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