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预防慢性咽炎发作的方法

2018-07-27 08:07

一、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

  先要改正生活中的对咽喉不利的习惯。如上面提到的烟酒等等。慢性咽喉炎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另外,患有各种鼻病,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棚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继发本病。

  慢性咽炎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也可能会有不同,建议做到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针对慢性咽炎的治疗也是不是非常简单的,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症状消失之后,不要大意,要预防其反复复发。

二、如何判断自己得了慢性咽炎

  一、喉咙有异物感:咽喉异物感,就是指咽喉里面如有什么东西卡着、粘着、贴着似的。是什么东西呢,在很多患者都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有些人说,像“有痰粘着”,像“蚂蚁爬”,像“火烧”,有“热气上冲”,像“吃了辣椒一样辣”的感觉,以及还有其他的感觉等等。这种感觉,越是注意到它,就越是明显。

  二、喉咙疼痛感:在多数情况下,急性发作时疼痛较明显,不是急性发作时疼痛较轻微。有些人偏于一侧咽喉痛,有些人偏于某一个部位痛,也有些人只说感到咽喉痛,并不能指出具体部位。但是,医生对偏于某一个固定部位疼痛的患者,往往会检查得更为全面而仔细,以排除其他疾病。

  三、喉咙痒:咽喉痒的感觉也属于“咽喉异物感”的一种,很象“蚂蚁爬”的感觉,容易引起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本能动作,就是要将肺、气管、咽喉里引起不舒服的东西咳出来;正因为如此,咳嗽也就成了肺脏或气管或咽喉有病的症状。

  四、喉咙干燥感:根据各人的感觉不同,有的感到很干燥,但多数人只感到轻微的干燥。此种情况与咽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充感神经偏亢)有关。

  五、经常“清嗓子”或“半声咳”:由于异物感所致,或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有关。清嗓子是指患者感到咽喉不舒服时,有意识地或自觉地故意用力地“吭喀”有声,想使喉咙变得舒服;半声咳是指患者在咽喉不舒服感时,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咳”一下,并没有主动地用力去咳。

三、慢性咽炎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患慢性咽炎的人经常感到咽部不适,稍一受凉、劳累,或讲话多、较长时间没喝水,便觉咽痛、灼热加重,咽痒引起阵阵刺激性咳嗽,影响休息。若是干燥或萎缩性咽炎,则咽干明显,讲话和咽唾液也感费劲,需频频饮水湿润,甚至夜间也需要起床喝几次水,但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很快就又感咽干;有的人吃饭时需用汤水才能将干硬的食物咽下去。

  有些病人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常作吭喀和吞咽动作,希望能将异物排除,而这些无效的清嗓动作只能加重原有的不适。于是病人怀疑自己咽部、喉咙或食管里长了肿瘤,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和压抑感。

  还有的人由于咽部粘膜增厚,影响呼吸的通畅因而睡眠打鼾。炎性分泌物及细菌停留,可发生口臭,不仅影响别人,患者自己也十分苦恼。如果继续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慢性咽炎导致咽部抵抗力下降,遇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时,粘膜的加温、加湿调节作用减弱,纤毛活动和分解吞噬功能不足,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局部停留繁殖,成为慢性感染病灶。因此,这些病人很容易感冒,引起咽炎急性发作。

四、预防慢性咽炎发作有什么方法

  戒烟酒,烟酒既可刺激咽喉又可使机体功能受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流通,如果冬天室内过于干燥,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醒,不熬夜,不过度使用嗓子,少吃辛辣的食物。

  时常饮用清凉润喉饮料和进食水果,如甘蔗、梨、荸荠、石榴等,每天早晨用盐水漱口,还可生吃萝卜或用萝卜做菜吃。还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漱口,加强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从而抵御疾病的侵袭。

  同时,如果患上慢性咽炎,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滥用抗生素只会导致咽喉部位的正常菌群失调,甚至引发二重感染。慢性咽炎出现后,轻型病症可采用局部疗法,如温生理盐水、呋喃西林溶液漱口或用碘甘油、硫酸铜液、硫酸锌液等涂咽部;也可将药片或药丸放在口内,借助唾液慢慢含化后咽下。

  症状较重的慢性咽炎患者可采用全身疗法,服用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重症患者应该及时求医,以免耽误病情,切记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己自行用药,以免造成更加大的危害。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耳鼻喉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