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临床症状 强迫症的病因有哪些

2018-07-31 10:15 来源:网友分享

一、简述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而反复检查。

  2、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

  3、患者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指病人对某些事物担心或恶心,明知不对,却无力自拔。如担心自己会伤害人,会说错话或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或担心自己受到细菌污染等。

  4、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尽管病人明知这是荒谬的想法,自己也不会如此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如抱着孩子走在河边,出现将小孩扔进河里的意向等。

  5、患者脑子里经常出现与现实相对立的观念,这种常是不好的违反通常道德准则的内容,为此患者感到紧张、害怕不安但又偏偏不能排除,有时甚至有脱口而出的冲动,如骂粗话等。

二、强迫症病因有哪些呢

  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这也是产生强迫症原因之一。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原因与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导致强迫症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三、强迫症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尝试着接受不完美,强迫症患者往往喜欢追求完美而让自己陷入痛苦。所以在自我治疗的时候不妨尝试去接受不完美,有意识地让自己在这方面进行锻炼,比如在根本不可能收拾的房间里面呆几天,需要认识到不干净、不完美并不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2.让自己变得有幽默感,强迫症患者经常感到精神紧张,不能放松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强迫症的人应该多些寻找幽默的事情来让自己放松,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多些感受这个世界的意外和有趣的地方。想象平淡幸福的人生也很好,不要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直对无法实现的要求执着,应多些享受当下,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3.多与人交流病情,强迫症患者很多容易将自己的病情隐瞒,默默地自己负担,不断地让自己受折磨,似乎承认了疾病就会比别人低下。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将这些秘密留住在心里,当秘密越来越多就会渐渐地膨胀起来,发霉,精神世界得不到释放就会想高压锅一样,终有一天会爆炸,使自己毁灭。病患不妨多些与周围的人交流,别怕别人误会。

  4.学着放松,研究发现,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让大脑进入到思维的死循环当中。所以患者应尽量地让自己放松下来,轻松地去看待哪些会导致自己强迫的东西。不妨在平时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活跃起来的同时也可得到很好的放松,痛痛快快出一场汗之后你会举得舒服很多。

  5.不害怕失败,强迫症患者通常很害怕失败,从而一味的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强迫症患者要让自己变得不害怕失败,应告诉自己,失败了又怎样,一次的失败不会是永远的失败,失败的经验并不代表着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因为挫折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要知道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从众多失败经验中走出来的,真实由于这些失败才让他们找到真正正确的路。

四、强迫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心理护理

  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

  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三:注意沟通技巧

  注意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烦死了”、“假干净”等。要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注意病人心理

  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时。要向病人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