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大腿沟疼是怎么回事 怎样治疗子宫内膜癌

2018-08-08 10:2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大腿沟疼的原因

  这样的疼痛可能是神经受压引起的,可能需要打效价高些的止痛药了。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于低危组(Ia期,G1-2)的患者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尚有争议,支持者认为术前、术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且术中冰冻对肌层浸润判断也可能有误差;反对者认为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行淋巴结清扫可以避免更多手术并发症。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来完成。对II期患者,术式应为改良子宫广泛切除(子宫颈癌子宫切除术II类术式),应行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复发因素再选择放疗。III期或IV期亦应尽量缩瘤,为术后放化疗创造条件。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经手术-病理分期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年纪较大,且有较多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对于具体患者需要详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二、子宫内膜癌怎样鉴别诊断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功血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特点,与子宫内膜癌症状相同,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即使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亦应行分段诊刮病理学检查排除内膜癌变方可对症治疗。对于存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合并不孕、月经稀发或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亦应谨慎,如B超子宫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亦应行分段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

  2.老年性阴道炎

  常见于绝经后女性,表现为血性白带。查体阴道黏膜萎缩变薄,充血,有出血点,伴炎性分泌物,对症治疗后可好转。对此类患者,需先行B超排除内膜病变、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病变后方可按老年性阴道炎处理。

  3.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常表现为阴道排出脓液、血性或脓血性排液,患者可有发热,子宫多增大变软,有压痛。扩张宫口后有脓液流出,分段诊刮仅见炎性浸润组织。对于老年女性,宫腔积脓常与子宫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并存,鉴别时必须注意。

  4.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子宫肌瘤

  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或出血同时伴有阴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临床表现与内膜癌十分相似。可行B超,宫腔镜检查及息肉或肌瘤切除以及分段诊刮确诊并治疗。

三、子宫内膜癌通常有哪些表现

  (1)出血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 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肿瘤晚期时癌组织浸润穿透子宫全层,或侵犯子宫旁结缔组织、宫颈旁韧带、膀胱、肠管或浸润压迫盆壁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持续性,逐渐加重的疼痛,可同时伴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放射。

  (4)腹部包块 早期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时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 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四、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式

  1.B超检查

  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

  2.分段诊刮

  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围绝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的患者,分段诊刮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分段诊刮的标本需要分别标记送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直视下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较早期的病变,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准确率接近100%。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均有发生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宫腔镜检查尚有发生水中毒等风险。对于宫腔镜检查是否可导致子宫内膜癌播散尚有争议,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不会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