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查体是什么 如何治疗肺栓塞

2018-08-14 08:02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肺栓塞病因有哪些

  (一)主要原因

血栓是最常见的肺栓子。70%~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是血流淤滞、静脉血管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二)高危因素

  1.年龄因素

  尸检资料表明,PE的发生年龄多在50~65岁,儿童患病率约为3%。而60岁以上可达20%。90%致死性PE发生在50岁以上。在女性20~39岁者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同龄男性高10倍。

  2.活动减少

  因下肢骨折、瘫痪、重症心肺疾病、手术等原因,致使长期不适当的卧床,或健康人平时肢体活动减少,降低了静脉血流的驱动力,导致血流淤滞,深静脉血栓形成。

  3.静脉曲张和血栓性静脉炎

  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扫描显示,51%~71%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能合并PE。因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一旦静脉内压急剧升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栓子脱落而发生PE。

  4.心肺疾病

  25%~50%的PE患者有心肺疾病,特别是心房颤动并伴有心衰的患者最易发生。

  5.创伤

  15%的创伤患者并发PE,其中胫骨、骨盆、脊柱骨折常易发生PE;此外软组织损伤和大面积烧伤也可并发PE,可能因为受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损伤了肺血管的内皮细胞或造成高凝状态所致。6.肿瘤许多肿瘤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骨肉瘤等均可合并PE。7.妊娠和避孕药服用避孕药妇女静脉血栓形成之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有报道静脉输注雌激素者亦可诱发PE。8.其他原因肥胖、某些血液病、糖尿病、肺包囊虫病等。

二、肺栓塞表现症状

  PE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被漏诊。

  1.症状

  PE的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或咯血而被疑诊PE。胸痛是PE常见症状,多因远端PE引起的胸膜刺激所致。但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ACS)或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相鉴别。既往存在心衰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PE的惟一症状。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h内发生,呈鲜红色,或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晕厥虽不常见,但有时却是急性PE的惟一或首发症状。PE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者尸检时意外发现。

  2.体征

  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却非常重要。

三、如何治疗肺栓塞

  高危PE患者,一旦确诊,迅速启动再灌注治疗。非高危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中危和低危患者。超声心动图或CT血管造影证实右心室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者为中高危,对这类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测,以早期发现血液动力学失代偿,一旦出现即启动补救性再灌注治疗。右心室功能和/或心脏标志物正常者为中低危。

  1.血液动力学和呼吸支持

  急性右心衰及其导致的心排血量不足是PE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PE合并右心衰患者的支持治疗极其重要。对心脏系数低、血压正常的PE患者,给予适度的液体冲击(500mL),有助于增加心输出量。在药物、外科或者介入再灌注治疗的同时,通常需使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但应限于低血压患者。多巴酚丁胺和/或多巴胺对心脏系数低、血压正常的PE患者有益,但应掌握尺度。肾上腺素兼具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的优点,而无体循环扩血管效应,可能对PE伴休克患者有益。血管扩张剂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但这些药物缺乏肺血管特异性,经体循环给药后可能导致体循环血压进一步降低,应慎用。PE患者常伴中等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通常在吸氧后逆转,故应进行机械通气。

  2.抗凝

  急性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目的在于预防早期死亡和VTE(静脉血栓栓塞)复发。

  (1)肠外抗凝剂对于高或中等临床可能性PE患者,在等待诊断结果的同时应给予肠外抗凝剂。肠外抗凝剂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均有即刻抗凝作用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选择使用。

  (2)口服抗凝药急性PE患者应尽早给予口服抗凝药,最好与肠道外抗凝剂同日给予。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有:华法林、硝苄丙酮香豆素、苯丙香豆素、苯茚二酮等,其中华法林国内最为常用。

  3.溶栓治疗

  (1)常用药我国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两种。

  (2)禁忌证

  ①绝对禁忌证出血性卒中;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近3周内重大外伤、手术或者头部损伤等。

  ②相对禁忌证6个月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口服抗凝药应用;妊娠,或分娩后1周;近期曾行心肺复苏等。(3)溶栓时间窗在急性PE起病48小时内即开始行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最大的疗效,但对于那些有症状的急性PE患者在6~14天内行溶栓治疗仍有一定作用。

  4.外科血栓清除术

  5.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可去除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内的血栓,促进右心室功能恢复,改善症状和存活率。

  6.静脉滤器不推荐PE患者常规植入下腔静脉滤器(Ⅲ,A)。在有抗凝药物绝对禁忌证以及接受足够强度抗凝治疗后复发的PE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滤器植入(Ⅱa,C)。

  7.早期出院和家庭治疗不良事件风险低的急性PE患者可以采取早期出院和行院外治疗。

四、如何预防肺栓塞

  肺栓塞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患者常可发生猝死,而且,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了解肺栓塞的预防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就教大家如何预防肺栓塞,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①肺栓塞通常在患者离床活动的瞬间或排便增加腹压时发生,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的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和下蹲过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DVT后栓子脱落造成PE,可使DVT后PE的发生率<5%。

  ②CVI患者,手术对于血管壁的轻微损伤都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特别是患者手术时肢体完全的放松或手术后肢体制动阶段。术后给予抗凝、祛聚治疗或加用溶栓药物,抬高患肢,指导患者做足背屈和膝、踝关节伸屈活动,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③对于存在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在溶栓治疗时和安装滤器之前应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肺栓塞的预防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肺栓塞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记住以上的预防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预防,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