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心肌缺血的办法 如何治疗心肌缺血

2018-09-12 09: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诊断心肌缺血可进行两类检查:一是传统的无创性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CT、核磁共振;二是有创性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波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血管之间有无侧支循环等,对于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药物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我检查排除心肌缺血:并不是所有的心前区不适都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您大概地排除心肌缺血的可能。

  方法一:如果休息时出现胸闷症状,患者可进行散步、洗衣等增加耗氧量的活动,然后观察一下,看症状是减轻还是加重。如活动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多考虑为精神因素引起。

  方法二:出现心绞痛症状时,患者可立即含服硝酸甘油,若症状在3~5分钟内没有缓解,表明胸闷症状与心肌缺血关系不大。

二、心肌缺血怎么治

  由于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因此,治疗心肌缺血不外乎就是增加心肌的供氧和(或)减少心肌耗氧,从而使心肌氧的供需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1、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性死亡的危险,如无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β受体阻断剂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为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与硝酸酯类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及心率变化调整剂量。

  3、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4、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系统阻断剂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三、心肌缺血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高脂肪饮食

  现代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多,不像以前物资匮乏,因此,不少人经常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而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的摄入,会导致身体增加血管内脂质、甘油三酯等垃圾成分,从而加速了血管的堵塞,一旦血管堵塞就会出现心脏病问题。

  二、久坐不运动

  现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可以在办公室完成的,于是,有更多的人经常坐在办公室,不运动,于是身体的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导致了身体的肠胃蠕动缓慢,容易增加便秘和痔疮等等风险,从而还会导致心肌缺血。

  三、长期吸烟、喝酒

  相关研究表明,吸烟的男性比没有吸烟的患心脏病死亡率增160%。深呼吸一口香烟,相当于吸入4千种有毒的化学物。吸一口烟,尼古丁只需7.5秒就到达血液中,然后到达大脑,引起一些分泌的增加,脉搏跳动增快,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一氧化碳到了体内,迅速跟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缺氧。吸烟时感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其实就是这些“毒物”起作用,从而引起血管狭窄,引发严重的心脏病。

  同样喝酒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

  四、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心律不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生气

  生气不仅伤肝,还伤心!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但怒也伤心!因为生气时候神经会失调,使神经紊乱,更多血液进入到大脑,使心脏供血不足,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

  心肌供血不足主要表现就是心绞痛。心绞痛是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状,其主要的原因为心肌的急性缺血。

四、心肌缺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1、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

  可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情况,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5、预防药物

  主要是防止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因冠心病死亡,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