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下呼吸道感染该怎么办 如何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2018-09-18 06: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呢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70-80%)、细菌性(占20-25%)。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等症状。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有小流行或爆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呢?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下呼吸道感染类型: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二、宝宝的下呼吸道感染该怎么办

  因为宝宝身体的免疫能力一般都是比成年人要低很多,各个器官也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所以比较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其实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很多的妈妈都不知道孩子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所以对于治疗也无从下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下呼吸道感染怎么回事?

  以一个幼儿来说,即使是细支气管壁的稍许增厚,就有可能严重地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其呼吸道的阻力,在吸气和呼气时都会增加的。有些时候,呼吸道阻塞,形成了瓣膜效应,也就是空气可以进入肺疱而不易呼出,成了肺气肿。假如阻塞是完全的,那么肺疱内的残余气体最后完全被吸收则成了肺塌陷。细支气管炎因病变的关系,导致换气不全,血液分析可能是氧分压下降,但更常出现的则是二氧化碳的存积。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多是支气管炎或肺炎,病程一般是十天左右,目前宝宝治疗十天,病程进入恢复期,宝宝有发烧症状出现呕吐,有可能存在二次感染,一般多考虑病毒感染引起,对于目前症状,建议查血常规明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宝宝呕吐跟打点滴时间长没关系吧,宝宝现在一点精神没有担心,如果宝宝有使用抗生素,目前呕吐症状有可能抗生素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口服妈咪爱调整肠道正常菌群就行。

三、下呼吸道感染常用药物

  喹诺酮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新一代含氟喹诺酮类衍生物的产生,使其药理活性明显拓宽,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此类抗生素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 mIC)低等特点,临床已用于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及重症监护室中的感染。尽管目前公认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菌有效,但不作为首选,仅用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以及对多种药物过敏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其主要原因是喹诺酮对肺炎链球菌 mIC较高。在欧洲与北美主要用于治疗轻症的社区性下呼吸道感染。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其他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氟罗沙星、罗米沙星及司巴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的药效高4~8倍。多数喹诺酮类药物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进行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中浓度比血液中高2倍,在肺泡上皮中比血液中高2~3倍,在肺泡巨噬细胞中高达9~15倍。司巴沙星在肺组织不同部位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血液中。因此临床上已用于治疗耐药结核杆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所致的不典型肺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广泛。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单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最多用于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布鲁菌属及除脆弱类杆菌、梭状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相当大的抗菌活性;因其能进入细胞内,对不典型肺炎如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肺炎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氨基甙类抗生素

  氨基甙类对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链球菌活性差,厌氧菌对之耐药。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合用对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亦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主要副作用是肾毒性与耳毒性。通过肾功能检查、组织学和电生理研究发现,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四、如何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呢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

  呼吸道感染预防的要点包括:

  1 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2 易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病(心衰)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3 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

  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生素治疗;一般抗生素应用3天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