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怎么办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有哪些

2018-09-24 08:3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腹泻的危害大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时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从食物中吸收水份和电解质,而且还会以肠液的形式将它们进一步丢失。所以腹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中,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低钾、低钙和低镁,它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钾可引起顽固性的腹胀,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搦或惊厥。

  2、病毒性心肌炎:它发生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之后,腹泻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此病的患儿会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患儿会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肠套叠: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警惕。

  4、营养不良:多发生在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之后。营养不良会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继发各种感染,如鹅口疮、支气管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而且腹泻迁延不愈还会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建议对腹泻这种疾病有所了解,并且重视腹泻疾病,在出现腹泻之后,要及时正规治疗,腹泻非疾病因素而导致的话,也是比较容易治愈的疾病之一,但一定要注意警惕腹泻复发的可能性。

二、儿童腹泻的三大中医治疗方法

  夏季腹泻的传染性极高,很容易通过日常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的抵抗下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治疗措施能够效预防宝宝腹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来治疗。

  1、食疗:腹泻的孩子要适当控制喂奶量,大些的孩子以面食、米汤为主。大便量大,象蛋花汤样的,可将乌梅(药店能买到)加水煎汤,煎好后加些茶叶,稍加点白糖让孩子喝。这可以起到止泻补水作用。

  2、泡脚: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具体方法是:律草20克、石榴皮10克。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温热的理疗作用,起到涩肠止泻效果。

  3、敷脐:对于小娃娃受凉引起的腹泻大便带沫,可以用平时当调料用的肉桂、丁香各3克,研成细面,用醋调和后,贴敷在肚脐上。药膏用胶布固定,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每日一换。对胶布者,用3层干净纱布缝包,装调和好的药,用绷带绕脐固定。

三、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腹泻

  部分体质不足、调护失宜的小儿,脾胃之气本虚,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腹泻反复发作,形成迁延不愈的“脾虚泻”。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多为暴泻,临床还易出现伤阴伤阳,甚至阴阳两伤的证型。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将秋季腹泻分为以下3型:

  风寒证初起症状多表现为风寒证,可见发热,鼻塞,流清涕,大便清稀、颜色淡黄,舌淡红,舌苔薄白。

  脾虚证 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时常出现脾虚证。这时,大便时而清稀,时而呈糊状,孩子食欲不振,面黄形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气阴两伤证 若暴泻,腹泻次数和大便中水分比较多,常易出现气阴两伤证。可见泻下过度,大便质稀如水,精神萎软,目眶及囟门(1岁以下孩子才有)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方药

  秋季腹泻比较多见的证型是风寒证,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有藿香、苏叶、茯苓、泽泻、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马鞭草、铁苋菜、生姜等(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应在中医生指导下应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连续服用3~5天。

  病程迁延,证属脾虚泻时,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七味白术散加减,常用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丁香、诃子、黄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日2~3次,可连续服用10天左右。

  出现气阴两伤证候,可选用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药有人参、炙甘草、乌梅、木瓜、莲子、山药等。

  饮食疗法和外治法

  对不愿服中药的患儿,饮食疗法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途径,风寒泻可用薤白30~60克,洗净切碎,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天。脾虚泻可用糯米30~50克,莲子、山药各10克,红枣10枚,煮粥服食,或用芋艿、薤白各30~60克,洗净切成块,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5~7天。

  此外,药物外治方法因方便易行,也可以选择运用。风寒泻、脾虚泻的患儿都可以用吴茱萸、葱白等份捣烂,以食醋调成糊状,敷肚脐,以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或用温开水将五倍子、肉桂、冰片各15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并加热熨。另外,还可用丁香2克,吴茱萸30克,胡椒30粒,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次取1~3克,以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脐部,每日1次。

  【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中药汤剂、中成药、饮食疗法还是外敷疗法,都要进行辨证,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虽然说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疾病,但如果暴泻不止,气阴两伤证的孩子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若泻下不止,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补充液体,防止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危险状况。

四、中医对付不同腹泻有妙招

  1、伤食型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泄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

  2、风寒型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3、湿热型

  常见症状有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芩连汤。

  4、脾虚型

  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泄,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复发作。治宜健脾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常用加味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症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发白,精神萎靡,睡时露出晴,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宜温补脾肾,常用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