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用力就腿骨头响的原因 宝宝一用力就腿骨头响宝妈注意事项

2018-10-30 08:18 来源:网友分享

一、宝宝一用力就腿骨头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因为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大,所以容易缺钙,当孩子有缺钙时就要补充,而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补。一般宝宝半岁开始应该每天补充些钙剂这样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建议给宝宝口服些乳酸钙,同时配合些钙吸收促进剂如维生素D滴剂同服,平时适当的晒晒太阳来增加钙的吸收,辅食多样化些,但多数孩子缺钙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而不是钙质供应不足,所以补充维生素D更必要。建议去医院检查后再对症下药。

  2.宝宝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中,但是各种骨关节发育尚未完善,骨质较软、关节窝浅、韧带松弛。所以,当宝宝在伸展运动的时候,骨关节就会发生咔咔声音,这是现象是正常的,并非是缺钙引起的。

  宝宝的关节响,主要是由于骨关节发育不成熟导致的,所以在宝宝慢慢的发育中,这个骨关节响就会消失,等宝宝学会爬或者是慢慢学会走路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减轻或消失。

二、宝宝腿骨头响妈妈要注意哪些

  宝宝关节响,粑粑麻麻平时要注意,不要用太大的力气去拉宝宝,防止宝宝的关节脱位。此外,如果麻麻要抱宝宝的时候,宝宝不愿意动、哭闹异常、下肢活动有响声,要注意骨关节是否发育异常。

  宝宝的骨关节响是一样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宝宝除了关节响还有其它的异常,就需要格外注意了,最好带宝宝到骨科检查。

  在宝宝平躺两腿伸直时你可以目测一下是否两腿一样长,如果不一样,就要警惕髋关节脱位了。

  如果宝宝还小,而且不是髋关节脱位,关节响就可以认为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小婴儿身体发育不健全引起的,稍大些就会好的。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到正规医院做个检查,孩子太小的话,最好先不要拍片子。

  宝宝的骨头还在生长期,所以关节相对比较活一些。骨头响对于笑宝来说,并不是缺钙的表现,注意不要让宝宝太过剧烈活动就好了。

三、宝宝腿骨头响缺钙的对策

  第一,适当晒太阳

  可以经常让宝宝在户外活动一下,也可直接让宝宝在太阳下晒一晒,使宝宝的皮肤经常接触紫外线。

  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促进皮肤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的化学作用再转化为维生素D3。

  太阳光照射,可使皮肤贮存维生素D3备用,不会使维生素D过量。

  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尽量多露出皮肤,增加皮肤对VD的合成。

  第二,口服钙剂

  钙剂的制剂很多,家长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乳酸钙,入口即化,有专门针对婴儿的补钙套装,每天定量给孩子服用。

  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岁半或3岁。

  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避免把钙剂放到牛奶、米汤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吸收,导致体内钙吸收下降。

  钙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这样可使钙被体内更好利用,进餐时服用容易影响钙的吸收率。

  第三,乳钙

  乳钙类产品由纯天然牛乳提取,不伤肠胃,特别适合婴幼儿吸收。

  乳钙呈液体油状,对于1岁以内婴幼儿可以剪开胶囊尾部,直接挤到勺子或者宝宝奶瓶嘴上让宝宝舔食,3岁以上宝宝可以直接咀嚼食用。

  或者可以添加到牛奶、果汁或者其他辅食当中,喂养方便,特别适合婴幼儿。

四、给宝宝补钙需要注意的事情

  不要以为宝宝吃了补钙剂或者补钙餐就算补钙成功,想要给宝宝高效补钙,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2、钙剂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过量补钙反而长不高

  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4、维生素D和婴儿钙片分开吃

  真正缺钙的孩子很少,很多孩子真正缺的应该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让钙从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里流失。婴幼儿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应达到400国际单位。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量太多了,又会产生维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钙化等表现。所以婴儿应该吃不含维生素D的钙片,同时补充鱼肝油等维生素AD制剂,因市售的这些制剂已有固定的每日建议用量。含维生素D的钙片内含的维D量较少,也需再补充鱼肝油等维AD制剂,但这会使每天补AD制剂的量要重新调整,使简单的事反而复杂化。

  5、钙磷比例均衡减少钙流失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实际情况呢?由于爸妈大多迁就宝宝的口味,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钙与磷的比例高达1:10以上,磷一旦多了,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6、补钙要补镁

  钙与镁如同一对好搭档,当两者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注重补钙,却忘了补镁,导致体内镁元素不足,进而累及钙的吸收。镁在以下食物中较多,如坚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等。

  7、钙锌不同补

  钙与锌,如果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奥妙在于两者会互争受体,造成了受体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种吸收多而另一种吸收少。

  正确做法是将两种矿物元素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则吃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以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