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怎么治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类型

2018-11-08 08:52 来源:网友分享

一、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类型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1、结节溃疡型:

  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小结节,质地相当硬,表面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皮损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暗灰色瘢,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如指戒或铜钱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凹凸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疡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故名为侵蚀性溃疡,溃疡可部分愈合而发生瘢痕,亦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甚至软骨及骨骼。各种组织可被摧毁而成深坑状。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

  2、色素型:

  结节较平而浅,损害与结节溃疡型相同。由于含有较多色素,损害边缘除有珍珠色光泽外,还有点状或状暗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位亦可见有色素沉着,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暗棕色甚至炭黑色颗粒,与恶性黑色素瘤类似,容易误诊。

  3、硬斑状或纤维化型:

  常见于头颈部,为坚硬淡黄色或黄白色斑块,略微隆起,边界不清,似硬斑病样,可长期保持完整,最后发生溃破。

  4、浅表型:

  皮损表浅,多发生于躯干,呈一片或数片浸润性红斑,表面脱屑或结痂,边缘或整个皮损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边缘呈细小珍珠样或线条样堤状。本型最后可纤维化。类似银屑病、湿疹或脂溢性皮炎。基底细胞癌损害发展缓慢,一般极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也无远处转移。

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治疗


  1、心理治疗

  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增强,病人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饮食治疗

  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如肝癌血虚药膳、肺癌气虚药膳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疗效确切;③无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推荐食疗方案:核葵煮鸡蛋

  配方:核桃青枝梢100克,龙葵30克,生鸡蛋4个。

  制法:将核桃青枝切碎,与龙葵同置砂锅内,加水先煎20分钟后,放入鸡蛋煮熟去皮,鸡蛋上用竹签扎遍小孔,再放入原汤中煮2小时后取出。

  用法:每日早晚各2个,空腹服食。连服1各月为一个疗程,停一周后继续服用。

三、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分级


  通常采用Broders提出的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将鳞癌分为Ⅳ级,但须结合癌细胞的非典型程度与损害的侵袭程度进行分级。

  1、Ⅰ级鳞癌:

  其中所含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低于25%,癌组织向真皮侵犯,不超过汗腺水平,癌细胞团块边缘在一些部位可见基底细胞排列尚完整,而在另一些部位则排列紊乱,甚至没有基底细胞。此时癌细胞与周围的间质无明显分界,癌组织的细胞排列不规则,大小不等,有不少角珠。有的中心部位已完全角化,有的仅部分角化。在癌组织周围的真皮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特别在形成溃疡时更为明显。Ⅰ级鳞癌一般不发生转移。

  2、Ⅱ级鳞癌:

  癌组织向下侵犯,达到真皮深层。癌细胞团块与周围间质的境界不清,非典型鳞状细胞较I级为多,约25%~50%,角化情况轻,仅有少数角珠,其中心多见角化不全。周围的炎症反应较Ⅰ级为轻。

  3、Ⅲ级鳞癌:

  有大量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约50%~70%,角化情况不明显,或根本见不到。不见角珠,可见个别角化不良细胞。胞核不典型,有丝分裂象显著,周围炎症不明显,说明组织对癌细胞的反应已不强。

  4、Ⅳ级鳞癌:

  几乎整个癌组织的细胞均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且无细胞间桥。有丝分裂象多,已完全看不到角化情况,如癌细胞呈梭形时,常呈旋涡状排列。此时鳞癌已很难与肉瘤鉴别。

四、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症状诊断


  1、临床表现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常见于面部、头皮、下唇、手背、前臂、阴部等处。尤其是皮肤与粘膜交界处更易发生。初起为暗红色坚硬的疣样小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中央有角质物附着,不易剥离,用力剥后可出血。皮损逐渐扩大,形成坚硬的红色斑块,表面有少许鳞屑,边境清楚,向周围浸润,触之较硬,迅速扩大形成溃疡,溃疡向周围及深部侵犯,可深达肌肉与骨骼,损害互相粘连形成坚硬的肿块,不易移动,溃疡基底部为肉红色,有坏死组织,有脓液、臭味,易出血。溃疡边缘隆起外翻,有明显炎症,自觉疼痛。如发生在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固潮湿与摩擦更易出血,发展更快,可形成菜花状,破坏性大,有明显疼痛,易转移,预后不良。

  2、诊断

  表皮角化,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所组成,不规则地向真皮内浸润,棘细胞呈瘤性增生,呈条索状或巢状细胞团,边缘以基底细胞层,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细胞团内有很多分裂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