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情愉悦的物质“5-羟色胺”是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2016-01-27 15:50 来源:网友分享

  5-羟色胺则是一种可能与HCC发生相关的生物胺。来自埃及曼苏尔大学的Abdel-Razik及其研究团队比较了5-羟色胺与甲胎蛋白(AFP)和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酶原- II(PIVKA-II)在肝硬化患者并发HCC中的诊断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

  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在体内,5-羟色胺可以经单胺氧化酶催化成5-羟色醛以及5-羟吲哚乙酸而随尿液排出体外。

  5-HT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物质,其活性部分是吲哚胺。它广泛存在于脑、血小板、胃等组织中,以脑中的含量最大,是较强的平滑肌刺激和血管收缩剂。它在血小板中含量较高,血小板破裂释放后参与血管收缩等效益。2/3的5-HT在肝脏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或将吲哚断裂而分解;约1/3经单氨氧化酶作用氧化脱氨形成5-HLAA后从尿排出。5-HIAA是5-羟色氨酸代谢的最终产物,不具有生物活性。

  这项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共纳入了26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其中82例为肝硬化伴有HCC(第1组)、80例肝硬化无HCC(第2组)以及100例无肝硬化和HCC(第3组),同时还纳入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第4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5-羟色胺、AFP和PIVKA-II水平。

  研究显示,各组间AFP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IVKA-II和5-羟色胺水平在第3、4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2组显着高于第3组,第1组显着高于第II组(P值均<0.001)。分析表明,血清5-羟色胺与AFP水平之间、血清5-羟色胺与PIVKA-II水平之间均有相关性,而ROC曲线则提示5-羟色胺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FP和PIVKA-II(分别为0.942、0.824和0.921)。

  Abdel-Razik博士认为,这项研究提示5-羟色胺可与PIVKA-II联合用于CHC肝硬化患者早期HCC的筛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肝癌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肿瘤科

温馨提示:
肝癌的病人要注重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端正心态,正确客观对待。注意饮食,给予易消化、要给低脂肪的食物,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男性 常见症状:乏力、消瘦、右上腹隐痛、食欲明显减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