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2017-07-14 06:50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对听力的损害

  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听力损害的比率可以高达67%。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反映了我们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宣传和科普方面还存在盲点。更可怕的是,即使糖尿病患者没有自我察觉到听力不好时,其中也有约50%的患者在经过专业听力检查后可以发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听力损害发生在患者尚没有察觉之时。体内的高血糖可以偷偷地、悄悄地、日日夜夜地、慢慢地蚕食着我们的耳朵!

  这里提到的听力损害,不仅仅指的是日常听不到言语声的交流,还包括噪声下听不清、或者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清别人说什么等等。而且耳朵损害不仅单纯指听力下降,还包括平衡障碍和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欲罢不能的耳鸣,嗡嗡嗡~吱吱吱~,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情等等。

  虽然目前糖尿病发病有低龄化趋势,但是高发人群仍然在40岁以上,当这些糖尿病患者逐渐步入老年时,若出现耳聋,多数人都认为是自然的进程。人老啦,该聋啦!错!这是由于糖尿病人群集中于中老年,且听力损害与老年聋也有相似之处,易被误判是年老引起的耳聋。其实不然,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可能比同龄的健康人群发生耳聋的几率高,出现的时间早,耳聋的程度或许更重。且耳朵长期浸泡于不正常的高血糖中,耳朵也变得更脆弱、更敏感,也更易受到其他损害耳朵的因素所影响。

二、糖心病的预防方法

  得了糖心病如此可怕,不得病当然是上策。生活中要积极预防糖尿病,一旦得了糖尿病更要规范治疗,尽快将血糖控制正常,将其对心脏的损害降到最低。预防糖心病我们能做什么呢?

  1.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的戒烟。

  2.适当的体力活动。根据病情许可,最好每周有3次以上为时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如走路、骑自行车等)。

  3.控制体重。特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

  4.控制血脂。

  5.控制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6.注意生活细节。不宜过饱,减轻精神负担,避免过度劳累,不饮酒。

  Ⅱ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应该进行糖尿病性心脏病防治,认真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抽烟等,这样才能令糖心病患者安享天年。

三、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一、伤眼,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后果,是最常见的严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

  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

  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20年后有80%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之大。

  二、伤肾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糖尿病肾病筛查:初步检查:尿常规、尿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进一步检查:有肾脏病变者,可进行肌酐清除率测定。

  三、伤足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下肢及足部神经异常和外周血管闭塞引起的足部疼痛、感染、破溃的一种并发症。每年约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糖尿病足进行截肢手术。

四、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白肉类:鱼、海鲜、鸡鸭;红肉类:牛羊猪肉1、白肉类:最好的是黄鱼—深海鱼(富含N3脂肪)。海鲜(高尿酸):谨慎食用;鱼肚的肉最好,好的脂肪多,而鱼头含有过多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特别是鱼鳃,有毒物质蓄积的部位。清蒸,起锅时掉一滴醋,非常鲜。

  2、鸡和鸭:鸡鸭肉中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吃的时候应该把皮去掉,皮底下有油,鸡皮底下藏的脂肪全部加在一起占鸡总脂肪的35%到40%,特别是鸡脖子,脂肪堆积的位置。

  3.红肉-牛羊猪肉,最好吃瘦肉,建议不要刷火锅,非常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还有火锅汤(老火汤)-饱和脂肪和嘌呤。

  每天吃多少肉类

  1两红肉,2两白肉,平均手掌的大小大概就是生重一两猪肉,这个可以自己估量,最好每一顿都有含有蛋白质的动物食品,特别是对中老年人,保护肌肉、促进蛋白质吸收,分开吃最好,合理分配,晚上吃的肉尽量选鱼肉,红肉放中午,鱼虾清蒸放晚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