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特别害怕媒体高调的赞美

2016-10-23 15:29 来源:网友分享

  很多医生都表达过同感:特别害怕媒体对他们高调的赞美。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对于情绪化的舆论来说,赞美有多高调,恶评就会有多狠毒,高调赞美之后必有恶毒评价。

  急速奔跑的脚步、焦急的神情、争分夺秒的节奏,是很多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带病坚持工作、32小时手术、跪救患者、用身体焐热血袋,也是许多医生出于职业本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这些外人一般很少看到,也不太了解,所以才会被深深触动。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无须太高的赞美。太多的赞美,太多的拔高或者是神化医生群体的行为,都是日后冲突的“恶之花”,患者在对比之下,更会谩骂、指责这个群体。

  捧得越高,医生可能越会觉得不安,因为医生知道,这些赞美是靠不住的,网民情绪很容易摇摆。今天看到这条有关医生的正面信息,人们会用世界上最美的词来形容医生;可有一天媒体报道了一条对医生不利的新闻,就会看到人们用最恶毒的词去咒骂医生,仿佛医生成了世界上最邪恶的群体。

  医生群体尤其能感受到舆论过山车的可怕。当发生一起患者被侵权的事件后,舆论会高举道德大棒,把医生当成敌人,一边倒地站到患者那一边,严词谴责医德的堕落和医风的败坏。而过段时间发生一起医生被伤害被羞辱的事件后,舆论又会站到同情医生的那一边,谴责患者的蛮横、偏执和极端。医患关系的舆论风向,就随着这些极端的个案,不断发生着周而复始的情绪化摇摆:患者被伤害了,就同情患者谴责医生;医生被伤害了,就批评患者同情医生。这样的舆论摇摆带来的不是宽容与和解,不是理性的反思,而是不断强化的敌意和冲突。医生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患者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种“受害者”意识中都会使对方充满防范和敌意,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医患关系在摇摆中自然不断恶化。

  医生群体更需要的是媒体能直面医疗现状,能不去激化医患矛盾,能做一些更专业的报道……医生或护士只是一个职业,不需要太高的赞美、神话与道德绑架,也不需要极端个案情况下对整个群体的讨伐。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