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明石墨烯人工喉 助聋哑人"开口说话"!

2017-04-30 18:18 来源:网友分享

贴附在聋哑人喉部,即可“翻译”聋哑人的声音——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课题组发明的智能石墨烯人工喉日前问世,有望在未来解决聋哑人说话难题。

任天令教授介绍,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兼容性,当它贴附在我们的喉咙部位时,可以感知喉咙的振动状态并将这种振动转化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经过科学家解码就能被“翻译”成语言,用预先录制好的声音让聋哑人表达出来。

比如一句“你好”,预先录制好存入人工喉的发音系统,当人工喉检测到聋哑人喉咙的相应振动,就能发出“你好”的声音。由此,聋哑人就能和普通人一样说话了。此前也有过基于其他工作原理的人工喉,但多结构复杂、佩戴麻烦。石墨烯人工喉结构超薄,使用时只用贴到喉咙处即可,非常方便。

现有的石墨烯人工喉还只是“单音频”,只能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未来,任天令课题组将继续研究聋哑人发音时的其他振动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振动组合,让人工喉发出更多更丰富的声音。“等到石墨烯人工喉功能完善后,我们才会将其正式推出市场,供患者使用。”任天令教授说。

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按年均人口出生率计算,连同出生后2~3岁婴幼儿,聋哑人群体总达5700万。同时,每年2000万的新生儿中依然有3万的听力损伤患儿。在聋哑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困难的就是与人交流。手语虽然可以传达信息,但是体系复杂,大多普通人不会系统学习,因此还是没法与聋哑群体交流,该器件的研制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不过,参与该项创新成果的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博士生陶璐琪提醒,并不是所有的聋哑人都可以使用智能石墨烯人工喉,它也有自己的适应人群:声带完好、具有振动能力的聋哑人使用人工喉效果才好。做过喉头切除手术的聋哑人需要测试一下,看是否适用。

任天令教授在新型石墨烯声学器件和各类传感器件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多次发表于《自然通讯》、《美国化学学会纳米》等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食药安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