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有什么样的饮食禁忌 怎样才能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016-11-24 20: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应激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1、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原因主要有:

  1).严重创伤

  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创伤有: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颅内疾病、脑外伤、腹部手术等。

  2).长时间低血压

  如休克、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等。

  3).药物使用

  如抗癌药物和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的长时间使用。

  4).其他因素

  如胃酸、缺血及胃黏膜屏障的破坏等。

  应激性溃疡是胃粘膜细胞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破坏而引起的。胃酸是产生溃疡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胃酸就不会产生溃疡。正常人的胃粘膜接触胃酸和胃蛋白酶而不被消化是因为胃粘膜有自身保护作用。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包括以下三方面:

  2、胃粘液屏障

  胃粘膜分泌粘液。粘液稠厚,呈胶冻状,紧贴于胃粘膜表面,将胃腔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粘膜面(腔面)隔开。粘液层由于其分子结构特殊,其内水分静止,不受搅动,H 和胃蛋白酶在其内扩散速度极慢,所以粘液屏障

  3、胃粘膜屏障

  胃粘膜上皮细胞腔面的细胞膜由脂蛋白构成。胃腔内的H 不能通过细胞膜顺浓度的梯度逆扩散至细胞内。细胞膜在胃腔与上皮细胞间形成一道H 屏障。通过粘液屏障的少量H 也被上皮细胞膜所阻挡。胃粘膜上皮细胞间的连接非常紧密,H 也不能由此进入细胞内。

  4、HCO3-的中和作用

  胃粘膜细胞内有大量碳酸酐酶能将细胞内氧化代谢产生的,以及从血液来的CO2  和H2O结合成H2CO3,后者解离成HCO3-和H ,HCO3-从细胞基底面(浆膜面)进入血液或组织间液,也可从粘膜面转运至胃腔内,在贴近粘膜的粘液层中,中和穿过粘液层的少量H 。即使有少量H 进入粘膜上皮细胞也能被上皮细胞内的HCO3-所中和,维持细胞的酸硷平衡。

  胃粘膜中有大量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刺激粘液和HCO3-的分泌,对胃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胆酸盐、皮质类固醇、尿素等物质则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

  胃粘膜屏障正常功能的维持依靠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和不断更新。代谢需要氧和底物。在休克等应激情况下病人都有不等时间的低血压和胃微循环障碍,胃粘膜缺血、缺氧,影响线粒体功能,造成ATP合成减少,能量供应不足,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丧失生成和分泌粘液和HCO3-的能力,粘液屏障和粘膜屏障作用俱失,H 逆扩散至细胞内,细胞又缺少HCO3-中和进入细胞内的H 。结果细胞酸中毒,细胞内溶酶体裂解,释放溶酶,细胞自溶、破坏、死亡。同时由于能量不足,DNA合成受影响,细胞无法再生,坏死的细胞没有再生细胞来替换更新,形成溃疡。胃粘膜细胞的能量(糖原)储备很少而代谢率较高,比其他脏器(如肝、肌肉等)容易因缺血而影响代谢。胃粘膜上皮细胞中以胃底的上皮细胞代谢率为最高,这可以解释何以应激性溃疡多发生在胃底。

二、应激性溃疡有哪些症状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休克、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或感染、器官衰竭(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病人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首先要考虑应激性溃疡所致的可能。因病灶过浅钡餐X线检查没有诊断价值。纤维胃镜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出血病变,明确诊断。若出血量大,看不清楚,可以作选择性动脉造影。

  在发生应激情况后几小时内若作纤维胃镜检查几乎所有病人均可发现胃粘膜苍白,有散在的红色瘀点局限于胃底。显微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粘膜下血管充血,很少炎症细胞浸润。电镜检查多处上皮细胞膜破坏,有的地方整片上皮细胞脱落,暴露其下的粘膜固有层。发生应激情况24~48小时后整个胃体粘膜有1~2mm直径的糜烂,显微镜下可见粘膜有局限性出血和凝固性坏死。如果经过昨苏病人情况好转,在3~4天后检查90%病人有开始愈合的迹象。一般10~14天完全愈合。若病人的情况继续恶化则糜烂灶相互融合扩大,全层粘膜脱落,形成溃疡,深达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暴露其营养血管。如果血管腐烂破裂,即引起出血。

  最先的表现为出血。出血时并非病变开始时,在此前病变已有一段时间。起初粘膜病变浅而少,不引起出血,以后病变增多加深,若不采取防止措施即可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应激情况开始后5~10天。出血时不伴疼痛。出血是间歇性的,有时两次间隔数天,可能由于病灶分批出现,同时有旧病灶愈合和新病灶形成。

  应激性溃疡多见于应激后5~10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在重度创伤、感染及休克状态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胃酸作用后,引流的胃液呈黑褐色或咖啡色且形成絮状,出血量大时,有呕血、黑便,以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呈广泛性糜烂,且有多发的浅表小溃疡,这些改变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有所区别。

  1、病史

  在严重外伤、烧伤、大手术后或严重疾病过程中突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出现急性绞痛和腹膜炎症状等应考虑本病。

  2.辅助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胃的近段黏膜有糜烂和溃疡。

三、应激性溃疡应该如何预防

  1、全身性措施

  包括去除应激因素,纠正供血、供氧不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早给予营养支持等措施。营养支持主要是及早给予肠内营养,在24~48h内,应用配方饮食,从25ml/h增至100ml/h。另外还包括预防性应用制酸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控制感染等措施。

  2.局部性措施

  包括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硫糖铝等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以及注入H2受体拮抗剂和离子泵抑制剂等。

  应激情况的病人产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极大,所以对于这类病人应及时处理,补充血容量,纠正循环障碍,改善组织灌注,保证通气,给氧,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应激性溃疡病人的胃酸虽不一定有过度分泌,但胃酸是产生应激性溃疡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严重应激情况的病人最好都能留置胃管持续吸引胃液,一则保持胃内缺酸,二则防止因胃扩张而加重胃壁缺血。但胃粘膜脆弱容易出血,吸力不宜过大。同时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抑制胃酸分泌及用抗酸药(镁乳或氢氧化铝)通过胃管间隔打入洗胃,中和胃酸。有条件的可每小时从胃管灌入抗酸药30ml,灌后夹管45分钟,然后吸出胃液,抽吸15分钟后测胃内容的pH,若pH<5则第二个小时灌60ml,一直维持胃内容物的pH>5。有的人不主张用H2受体拮抗剂,因为壁细胞产生胃酸时每分泌一个H 就同时产生一个HCO3-(硷潮)分泌至胃腔,H2受体拮抗剂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也影响HCO3-的生成,不如抗酸剂能中和胃酸而不影响HCO3-的分泌。

四、应激性溃疡的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1.宜吃弱碱性的食物;2.宜吃低纤维素的食物;3.宜吃具有胃粘膜薄厚功能的食物。

  宜吃食物

  牛奶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属于弱碱性的食物,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500毫升直接饮用。

  精瘦肉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卵磷脂成分,有利于胃炎、胃溃疡的恢复。2-3个,直接白水清煮食用。

  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维生素B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容易消化,可对本病提供必须的营养成分。200g与豆腐同煮食用。

  饮食禁忌:1.忌吃含糖高的食物;2.忌吃辛辣食物;3.忌吃生硬食物。

  忌吃食物

  煎饼具有上火的特性,且不容易消化,对胃粘膜的刺激比较明显,不适合本病食用。可换吃馒头、包子。

  甘蔗,甘蔗渣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刺激性,且内含有大量的蔗糖,常吃可造成腹部产气增加。换吃低糖或者无糖的食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