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食疗方法

2017-07-18 14:53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

  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可有不同表现。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

  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基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临床上,根据视网膜是否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该病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

  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会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浆成分向视网膜组织渗漏,导致视网膜水肿,当水肿发生于黄斑部时,则引起中心视力下降。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眼底改变为新生血管增殖及相应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视网膜表面生长或进入玻璃体内形成增殖膜。当新生血管破裂时,可导致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的收缩还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未给予及时治疗,最终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它是糖尿病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除导致患者视力丧失外,还会引起持续的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1、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在糖尿病发病后的3-5年去找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眼睛看看是不是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积极的进行预防。

  2、2型糖尿病病人需要立即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存在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从而做到及时的预防。

  3、1型和2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一次到相关的机构进行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检查,在视网膜病变发展的时候更加需要随时的检查治疗。

  4、已经患上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在打算怀孕或者是妊娠期内需要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妊娠期内更是要随时的随访,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5、任何程度的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病变的病人都需要在具有丰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贻误治疗时机。

  6、应鼓励糖尿病视力丧失的病人接受在弱视治疗方面训练有素的或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治疗,以努力恢复视力。

  以上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需要做的几个必要的检查,也就是预防的最重要的检查,糖尿病病人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以排除视网膜病变的可能,如果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贻误治疗时机,从而丧失了视力。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食疗方法

  1.海带草决明汤海带切丝1小碗,草决明15g水煎,吃海带喝汤,每日1次。

  2.凉拌茄子将茄子洗净切开上笼蒸熟,放入盘里,将芝麻略炒研碎撒在茄子上,依嗜好放人葱、姜、蒜、盐等调味品,放冷后食用。可以降血压,防止毛细血管破裂。

  3.谷精旱莲银耳汤银耳10g,谷精草、旱莲草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有凉血止血作用。

  4.糯米生地藕 将老藕1节洗净,小头的一端少切一些,大头的一端去节时多切一些,暴露藕孔,从此端将糯米200g和生地15g装入塞紧,放入笼屉蒸熟,切片食用。每日1次,连服10~15天。可益气补中、滋阴清热,眼底出血诸症均可选用。

  5.茅根饮鲜茅根500g洗净,用木槌轻砸破裂,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代茶饮,连服10~15天。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对阴虚火旺之眼底出血、口渴烦热者较为适宜。

  6.仙芹兔丁用仙人掌50g去刺,选新嫩芹菜150g洗净,一同放入沸水中烫一二沸。捞出仙人掌切丝,芹菜切成小段。将兔肉500g烧熟切成小丁,将三菜混合,加入米醋及调料适量,拌匀食用。能清肝泻火、滋阴凉血,适用于肝火偏盛的眼底出血。

  7.三花茶将菊花l0g、密蒙花l0g、红花3g滚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肝火上炎之眼底出血、目赤肿痛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眼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