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步!Edge新药EG-1962获FDA加速审批待遇

2016-05-19 11:07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5月16日讯 去年是生物医药公司IPO高峰转折的一年。而来自新泽西州的Edge公司则很不幸的装上了这个转折点,在IPO市场上铩羽而归。不过,沉寂了近一年之后,公司终于取得了一个重要进展。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药物EG-1962获得了FDA的加速审批承诺,这也意味着公司在该项目的研发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EG-1962是一种尼莫地平的新剂型形式。这种药物此前主要被用于治疗血压相关疾病。不过,Edge公司利用其独有的多聚体微粒输送技术成功提高了该药物的输送浓度,从而使其治疗aSAH成为可能。

  在此前的一项临床II期研究中,EG-1962能够显着改善aSAH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公司正在着手设计EG-1962与尼莫地平对照的临床III期研究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aSAH是一种脑部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的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出现严重后果。据了解,美国每年有35000名aSAH患者确诊,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有75%的患者会因此死亡或出现永久性脑损伤。此前,EG-1962已经获得了美国FDA和欧盟EMA的罕见病药物认证。有了此次的FDA的加速审批承诺,该药物的上市之旅无疑会变得更加顺利。

  除了EG-1962,Edge公司目前还在开发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新药EG-1964。该药物也是利用公司的多聚纳米微粒技术包载抗出血药物抑肽酶而成的。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介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综合征,它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范畴,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此处描述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血管意外的15%左右。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引起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许多病人死于就医途中,入院前病死率在3%——26%,死亡原因有脑室内出血,肺水肿以及椎-基动脉系统动脉瘤破裂等,即使送至医院,部分病人在明确诊断并得到专科治疗以前死亡,1985年的文献报道,动脉瘤破裂后只有35%的病人在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和体征后48h内得到神经外科相应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药界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